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土壤基质有效性的变化主导了农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调控

依托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施肥管理对土壤可溶性碳、氮等有效基质含量的影响大于温度变化。伴随温度的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均存在热适应现象。其中,细菌群落的热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群落组成多度的变化,真菌群落的热适应则表现为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在土壤微生物呼吸温度敏感性调控过程中,土壤可溶性碳、氮对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大于其群落的热适应。该项研究为探明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农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023-12-11

查看详情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鹰嘴豆羽状复叶模式建成的分子机制

鹰嘴豆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调控鹰嘴豆羽状复叶模式建成的作用机理,为解析植物复叶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也为鹰嘴豆的分子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

2023-12-11

查看详情

中南半岛北部季风的增强促进了植物多样性的发展

亚洲季风在始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晚期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在中新世中晚期显著增强。综合其他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南半岛北部植物多样性面貌自古近纪已建立,并在中新世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主要驱动因素为亚洲季风的增强。

2023-12-07

查看详情

IRONMAN“钢铁侠”与CITF1互作维持植物铜稳态

基因表达分析发现,IMA特异地负调控CITF1的靶基因FRO4/5和COPT2。蛋白互作实验证实IMA可以与CITF1蛋白互作。进一步研究表明IMA不仅干扰CITF1与其靶基因启动子DNA的结合能力,还抑制CITF1对铜吸收基因的转录激活。遗传分析表明,IMA调控铜稳态的功能依赖于CITF1。结果表明,IMA通过与CITF1互作,一方面干扰CITF1的DNA结合能力,另一方面抑制CITF1对铜吸收基因的转录,从而负调控铜稳态。解析了IMA调控铜稳态的分子机制,发现了小肽分子调控转录因子的新模式,同时也为铜稳态信号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2023-12-04

查看详情

兰花螳螂花状腿瓣的滑翔功能

兰花螳螂花状腿瓣是节肢动物类群第一例被报道的明显滑翔结构。相比于鼯鼠,飞蜥和树蛙等以皮膜、蹼膜为滑翔结构的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外骨骼由硬质的几丁质构成,其特化的外延结构往往难以收起。从而导致其平时活动能力下降、更易被天敌发现等不利情况。为此,兰花螳螂,叶䗛,一些蝽类等拥有这一结构的节肢动物往往伴随着体色伪装等生存策略。该研究意味着,滑翔需求可能是促进较大体型节肢动物演化出明显特化外延结构和体色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并为探究动物硬质滑翔结构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提供了研究对象。

2023-11-30

查看详情

不同气候带冠层植物叶片热力调节机制

三温法,即测量正常叶片温度(Tl),无蒸腾叶片温度(Tn)以及气温(Ta),利用Tn-Tl计算蒸腾降温,Tn-Ta计算物理性状热效应,从而可以在野外实时监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降温和物理热效应。该研究选择了元江干热河谷灌木林、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的顶层优势树种。利用三温法,连续监测其蒸腾降温以及物理热效应的动态变化,并测量了可能与植物热力适应的相关叶片性状。研究发现,叶片物理性状相对空气来说,在白天都表现出增温效应,且这种增温效应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强,除元江干热河谷和个别热带雨林物种以外,其余物种的温度调节都以物理性状为主。进一步分析表明,叶片含水量、面积以及叶倾角对物理增温有显著影响。蒸腾降温在干热河谷灌木林中最高,且所研究的四种干热河谷植物中有3种主要以蒸腾降温调节温度。从热的植被到冷的植被,蒸腾降温逐渐减弱。由此可见,元江干热河谷的冠层非景天酸代谢植物,可以通过提高蒸腾降温、减弱物理增温以及提高热耐受性来适应高温环境,其叶片温度最接近气温;而温带针阔混交林的植物,则通过降低蒸腾,提高物理性状的增温效应来避免低温胁迫,其叶片温度远远高于气温。

2023-11-15

查看详情

《冬青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获评JSE期刊青年优秀论文

主要围绕冬青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方面,开展一系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青属冠群年龄应为始新世早期,起源自东亚亚热带地区,随后与其他分布区之间发生多次物种扩散;东亚、南美洲和北美洲种类均存在多次独立起源。结合化石记录的分析表明冬青属植物至少在中新世晚期已形成世界分布的格局。该研究为冬青属进化生物学研究和育种工作构建了重要的系统学框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023-11-15

查看详情

《云南热带雨林的群落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正式出版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倍受国际关注,而云南具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热带低地雨林。该书是基于朱华研究员对热带雨林40年的研究,系统整理而成,是研究热带雨林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专著,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了云南热带雨林的资料,具有大量样方表并对其生态特征、植物多样性、生物地理进行分析,与国内外热带雨林和相近植被进行了比较,是研究我国热带雨林植被的重要参考书。书中对云南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讨:包括分类与分布、种类组成、生态外貌和结构、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地理、与东南亚热带雨林和与中国南部其它植被的关系以及起源与演化。

2023-11-13

查看详情

青藏高原南部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

该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南部作为印度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交流的通道提供了新的证据;为青藏高原是古近纪全球植物区系交流的十字路路口提供了又一有力实证;并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早期,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温暖湿润的低地环境增加了新证据。

2023-10-30

查看详情

近缘种榕树共享传粉者机制及其结果揭示出物种形成的路径

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于两种榕树的雌树榕果内的雌花花柱长度,表明它们具有在非专性宿主雌花子房内产卵的能力;从两种榕树的雌花期榕果分别提取得到25种共有化合物,显示出对传粉榕小蜂交叉吸引的潜力;交叉放蜂实验可以产生杂交种子,但传粉榕小蜂会降低非专性宿主的适合度,表现为落果率增加和种子产量减少;异形花榕的传粉榕小蜂可在肉托榕榕果内成功繁殖后代,肉托榕的传粉榕小蜂可在异形花榕榕果内产卵,但因落果导致后代不能发育成熟。该研究从繁殖特征的匹配、榕小蜂寄主识别的化学信号相似性、种间杂交实验以及子代适合度多个角度探讨了近缘榕树种间生殖隔离的机制。结果表明,异形花榕和肉托榕还未建立完全的生殖隔离,其结果对理解专性互惠传粉体系中协同成种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2023-10-20

查看详情

林下植被管理对橡胶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橡胶林林下自然更新和间作对增加土壤碳氮储量具有重要的潜力,但应避免多年生豆科深根灌木单独间作,以减少深层土壤氮储量的损失。此外,有针对性地管理林下入侵物种对于确保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对林下植被保护和土壤养分供应的可持续林下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不同多样性梯度或不同生活型(即一年生和多年生农林复合系统)林下植被土壤养分储存的差异及其潜在的微生物机制。

2023-10-16

查看详情

森林贫氮环境中共存附生植物的挣命策略:拓宽氮源、减少内卷

结果表明:1)功能群是决定附生植物N利用和δ15N分化的重要因子,附生类群间氮获取、吸收和利用途径存在显著差异;2)生物固氮、宿主、林冠土和地面土可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附生植物的氮获取过程;3)和土壤氮源相比,附生植物更依赖于大气或林冠内氮源;4)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表明,来自宿主和基质的氮输入通常影响林冠穿透雨和树干茎流,进而影响附生植物的氮获取途径和氮形态偏好。

2023-10-13

查看详情

植物化学多样性对热带森林群落树种植食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热带森林群落中,大多数树种叶片的次生代谢产物类别没有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树种叶片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局域空间尺度上比预期的更加多样化,表明共存树种之间的化学差异更大,说明植物和植食者互作对于树种共存的重要性。最后,研究揭示,在局域尺度上,树种叶片的化学多样性越高,其叶片的植食率越低,尤其是专食性昆虫的叶片植食率。此外,研究还发现,植物代谢产物多样性除了受到生物选择压力的影响,同时也随着资源可用性的增加而降低。

2023-10-08

查看详情

植物化石表明泰国北部以前更湿润

通过对化石历史的研究表明:红厚壳属可能起源于印度,随后在中南半岛进一步传播。适生气候计算结果表明,该属对环境湿度有较高要求,并不适应现今泰国北部低地的热带季雨林—稀树草原环境。结合植物群中发现的其他类群,表明该地在渐新世—中新世时应为更加凉爽湿润的热带山地雨林环境。

2023-10-07

查看详情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树种呈现一致的年内生长动态和气候响应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1)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木的径向生长主要发生在夜间和黎明前,夜间较低的VPD条件下组织膨压得以恢复,有利于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和扩大;2)在湿润的雨季(7月),较低的VPD和高的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天径向生长的膨压限制,但不能完全改变径向生长的日动态;3)尽管不同树种的绝对生长速率存在差异,但其生长发生的时间和季节动态呈现出一致的年内变化格局,径向相对生长量和生长发生频率在物种之间的变异均低于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异;4)在季节尺度上,径向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贡献了年生长量的88%,且生长主要受到气温和VPD的驱动,而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小。

2023-09-25

查看详情

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土壤团聚体真菌功能群介导的碳氮动态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热带森林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最大的威胁之一。西双版纳作为国际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和生态敏感地区,其最显著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大面积天然林退化为次生林,而在砍伐后又被橡胶林所取代,造成植被严重的片断化分布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部分丧失,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别是真菌群落)驱动的碳氮循环过程。

2023-09-13

查看详情

种间杂交在气候边缘区表现出明显增强

结果显示,两种榕树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基因流,种间杂交强度在接触带的高纬度区域明显增加,并在接触带的北缘达到顶峰。研究提出两种榕树在雌花期榕果大小、传粉榕小蜂个体大小、榕果生长位置、榕树种群密度,以及繁殖物候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种间基因流的不对称性;而繁殖物候的地理变异,以及边缘分布区增强的生态环境挑战,可能导致了种间杂交在接触带中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强。该研究探讨了植物种间杂交的纬度梯度变化,对理解生态环境对杂交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2023-09-08

查看详情

“陆生植物零灭绝”的目标高不高?

人们不应在掌握各种植物保护的技术方法时,却沉默地接受更多植物的灭绝。对“零灭绝”的目标,失败主义者认为终将失败,而乐观主义者将愈战愈勇。

2023-09-06

查看详情

植被交错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

以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当前樟科物种的潜在分布为数据基础,利用DNA条形码ITS构建286种中国樟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收集了叶面积、株高等物种功能性状,从物种、进化和功能三个方面分析樟科多维度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中国樟科各多样性指标呈现出不完全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态特征的平行进化可能是造成功能多样性和其它指标不匹配的原因,多样性指数之间的脱钩突显了不同多样性的互补性以及它们各自在评估保护价值方面的作用;综合各多样性指标,提出中国樟科植物重点保护区域位于西藏南部、横断山脉北部,云南南部和东南部,以及秦岭和淮河南北分界的区域,而这些区域正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北部的落叶森林、南部的热带森林,西部的高原植被形成的交错区域。这项研究强调了综合多维度多样性指标、以实现最大限度保护中国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证实并确立了森林交错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价值。

2023-08-28

查看详情

膳食和营养对过敏性疾病的影响研究综述:吃对了可以缓解过敏症状

该综述首先介绍了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和各种免疫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然后详细阐明了包括蛋白质、热量、脂肪酸、膳食纤维、膳食中的黄铜和植物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在内的各种膳食因素对过敏性炎症和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并讨论了肥胖与过敏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研究表明,控制热量和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的摄入对于缓解过敏症状会大有帮助。

2023-08-2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