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earch Baidu Search
(多个关键字请用"空格"格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动态

版纳植物园与州傣医医院项目合作交流会

时间:2012-11-08  来源:经济植物实验推广站  浏览次数:   作者:曾勇     打印  字体: 关闭

为加强西双版纳地区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的系统评价和定向发掘,发挥优势互补,兼顾理论与临床研究,切切实实为以傣医傣药为主的民族药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11月7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主任助理胡华斌研究员带领“方向二”部分研究团组,赴景洪西双版纳民族医药研究所(州傣医医院)举行项目合作交流会。

州傣医医院段立纲院(所)长对版纳植物园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表达对双方的合作交流已期盼已久,发出“相见恨晚”之感叹。段立纲讲到州傣医医院许多主任医师和科研骨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发现众多傣医傣药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对其治疗机理和物质成分基础有着许多困惑,早已盼望通过相互合作,解决困惑,明确其相关物质基础和药效成分,共同把傣医傣药产业做大做强。

座谈会上,胡华斌研究员详细介绍科学院“一三五”规划中“方向二”项目开展内容、实施方案、经费匹配等内容,并希望能与州傣医医院开展更深入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张萍研究员简要介绍过去在国外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她希望在功能食品药品领域,尤其是以傣医傣药为主的抗风湿病痛药物方面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宋启示研究员结合在龙血竭方面的研究,认为充分利用人工选育、收集和保存技术对热区重要药用植物进行资源系统选育和定向发掘,对资源保存和开发均有着重要意义。林艳芳主任医师简要简绍了州傣医医院在傣医古籍、名老傣医临床单、验、秘方等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双方科技人员还对如何开展傣药的剂型改革、试验模型建立、指纹图谱和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明确药材物质基础、新药申报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版纳植物园与州傣医医院同处祖国西南边陲地带,有着地理相邻的天然优势,加之中科科学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一定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持,给以傣医傣药为主的民族药业发展带来机遇;版纳植物园科研队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州傣医医院主任医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家相互交流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又将临床现象又反馈于科研,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使其科研目标更加明确、临床疗效更加良好。双方均表示此次合作交流会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并希望彼此真诚相待,加强交流,经常沟通,通过长期的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能在傣医傣药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双方确定首先在抗风湿和抗炎傣药方面提出具体的项目方案,尽快开展合作研究及研发工作。

座谈会结束后,在段立纲院(所)长的带领下,全体人员参观了州傣医医院新址和药房基本情况。参与本次合作交流座谈会的还有版纳植物园民族药研究纳智副研究员,功能食品研究组许又凯副研究员;州傣医医院谭志刚副院(所)长、玉腊波副院(所)长、赵应红主任、陈亚梅主任等。

傣医傣药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边疆人民抵抗疾病、强身健体、繁衍生息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独特的核心理论体系,如“四塔五蕴”、“同解同治”、“先解后治”等一直沿用至今。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其前身为州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于1979年正式更名成立。1998年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是集科研、临床、教学为一体的企事业单位,单位领导及主要技术人员,既是科研骨干,又是临床医生。
指挥长介绍方向二情况
胡华斌研究员作报告
张萍研究员作报告
深入交流
参观医院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