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earch Baidu Search
(多个关键字请用"空格"格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 > 埠外报道

西双版纳报: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首次启动老挝一侧区域本底资源科考调查

时间:2018-11-15  来源:西双版纳报  浏览次数:   作者:     打印  字体: 关闭

  近日,为期23天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本底资源初步调查,分别在中老跨边界地区的老挝北部南塔、丰沙里两省的重要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结束。这也是中老跨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建立12年后,首次在老方一侧开展大规模的联合科学考察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第十一次和十二次交流年会”内容,共同推进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的本底资源调查工作。

  老挝北部地区在东喜马拉雅地区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带,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然而,由于老挝生物多样性保护起步晚、发展慢且人才不足,加之目前老挝森林非法砍伐和盗猎等问题突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基础资料匮乏且面临威胁。尽快理清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调查完成了5个50X50米的植物样方调查以及当地食用和药用植物调查,并采集植物标本近300号;在村寨不同方向和林型鸟类多样性监测到鸟类91种,新安装62台红外相机,并对前期安放的红外相机进行了电池及sd卡的更换;同时在湄公河的10多个分支溪流进行了鱼类多样性调查,采集鱼类标本1000余号。

  此次科学考察队伍由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动物研究所、老挝科技部、老挝南塔省和丰沙里省农林厅等单位21人组成。科考主要涉及植物、兽类、鸟类和淡水鱼类多样性等多个研究领域。科考队通过标本采集、市场调查、村寨走访和保护区内红外相机安放等方式,对老挝北部两省的鸟类、兽类、鱼类、维管束植物、苔藓和地衣多样性现状有了基本了解。科考活动基本摸清了中国与老挝北部接壤两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后期深入开展中国与老挝北部三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合作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张国英 甘忠莉 张忠员)

       原文链接:http://xsbn.yunnan.cn/system/2018/11/15/030118559.shtml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