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西园动态

吴征镒院士《我与森林生态站的情缘》——献给哀牢山生态站30周年站庆

发布时间:2011-09-27
来源:哀牢山生态站

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院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全国各大区的资源综合考察,时任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主持这一工作。我参加华南、西南地区的综考、云南紫胶(寄主)考察和中苏云南热带森林生物资源考察。持续五年多的考察,我感到要保护好、利用好我国不多的热区森林、生态环境和资源,必须要有一个旨在深入了解热区森林内部结构及其各种生态因子的动态关系的定位观察站,作旷日持久的连续观测,方能达到对热区森林生态“知已知彼”的了解。这就是大猛龙曼仰光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地位观察站诞生的缘由。

留苏归来的赵世祥博士以及吴佑优、向应海、汪汇海、张克映、高梁、鲁中林、赵锡璇、吕德康、夏文孝、柳金材、王佩珍(华南植物所)、郑家琴、苟正贵、王文端、李如仙、王铸豪(华南植物所)、武玫铃(南京土壤所)李德厚、程仕文、唐俊臣、周建刚、程长喜、姚文华(华南植物所)、袁仁保、徐登元(南京土壤所)、邱学忠、白佩玉、罗家清等,可见建站时是兵强马壮。由于历史的原因,群落站至1964年终止,我特别请来北京植物所所长汤佩松院士、南京土壤所所长李庆逵院士等专家,会同云南大学朱彦承、曲仲湘二位教授一道进行总结,听取科研人员的汇报。汤佩松院士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对热带森林内部各种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十分关注,在听取汇报中不断推算着各种数学公式,思维非常活跃,力求运用数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手段探索其关系变化中的真谛。群落站开起热带森林生态定位观测之先河,其中断让各位专家深感惋惜,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1978年,科学院在西宁召开“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科研工作会议”,我和云南大学教授、法瑞学派权威学者朱彦承参加会议。会议对全院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工作做了部署,要求云南承担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科研任务。

二十世纪80年代,国家步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我兼任昆明分院院长,分院系统从昆明的动物所和植物所调集人员组建昆明生态研究室,我始终未忘森林生态站事,曾派员在滇中地区选择站点,看过一平浪凋灵山、阿子营果东山林,都有所缺陷或不足,最后到景东哀牢山徐家坝看上此地的常绿阔叶林,可与我国东部的常绿阔叶林作对照(例中肇庆鼎湖山)。昨天,孙鸿烈院士来看我时,我还说到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森林的顶极群落。

1980年我率队到景东哀牢山徐家坝选点,参加的人员有:段亚华(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马德三(昆明动物所副所长)、刘伦辉、张克映、李楠、胡秋生、赵禹、吕春朝、邓纯章、吴德林、王志军、甘正平、户克明、张桂华等。

看到哀牢山徐家坝以栲树为主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林相比较完整、面积比较大、区系成分比较丰富和林内结构比较复杂,基本符合建站条件,决定在此选定站址。同时我向云南省政府建议设置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以配合建站工作。接着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本底调查。

1983年编辑《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论文集,国内知名生态学者参与其间,有曲仲湘、姜汉侨、马世骏、江爱良、阳含熙、李庆奎、李文华、何敬真、夏平武、蒋有绪等。2002年哀牢山生态站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此时我说:“从现有的事实看来,生物是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地区生态系统中发生和演化的,被子植物和它相关的高等动物都是在以常绿阔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山区发生和发展演化。” 

“哀牢山地处东亚的热带边缘,是云南的热带向亚热带发展的过渡地带,它拥有的常绿阔叶林与中国江南(广至日本西南部)广大的常绿阔叶林是一脉相承的,但有异地的分异。全世界现有生态系统可能是白垩至老第三纪以来森林的残余或直接后裔,对全世界生态系统的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是亚热带唯一的地域广大而类型多样的代表之一,所以我很久以来就有建立山地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和定位站的夙愿,终于选定哀牢山徐家坝为站址。如今哀牢山生态站坚持下来,从无到有,从空白到充实,从传统到现代,到了“而立”之年,很不容易呀!希望有关部门继续支持这一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

“或许,观测记录的资料平凡繁琐、枯燥无味,但我们要善于从中疏理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里各种因子的变化和相互间的动态关系,用我们的智慧分析、思辨、对比、归纳,找出其中的科学规律来”。

“热带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不但对现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将来可能在人类“上天”的时候,要利用这些科学资料,带着已有的生物至其它星球上进行进化工程研究,来使得地球生物较快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近两年,刘玉洪站长常来看我,得知生态站的一些情况。在哀牢山生态站建站30周年之时,应中共景东县委、县政府的盛邀,我写下:“哀牢无量秀,塔笋相辉映。生物宝藏多,科学发展兴。”的题词。景东县各届各级领导对生态站的一贯支持,才有生态站的今天。我也为生态站30周年写了“坚持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话语。我希望昆明分院、热带植物园的领导和生态站的同志们,把生态站办得越来越好,一丝不苟,精心励志,勇于创新,创建全国一流的定位站。

祝生态站事业发展,科研大有收获!愿景东县兴旺发达,人民安康幸福!                      

【编者按】:吴征镒院士是哀牢山生态站的创始人之一,在得知哀牢山生态站进行纪念建站30周年科研成果展示活动时,吴征镒院士愉快的出任纪念活动的名誉顾问,并为哀牢山生态站和景东县题词,专门请其秘书到庆祝晚会上宣读书面致词。作为著名的科学家对于一个生态站的发展给与如此的关注,值得敬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世纪80年代吴征镒院士在野外考察

本文作者:刘玉洪,张一平编辑

责任编辑:张一平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