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中心首期专刊动物学研究(ZR)正式出版
为集成成果产出,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简称东南亚中心)联合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同编制了东南亚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刊,并于《动物学研究》38卷第5期正式出版!
分类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石,需要先将生物多样性记录在案后,才能在保护的基础上设计可持续开发政策。专刊共8篇文章,报道了发现的蜘蛛、两栖爬行类及鱼类新种13种,分别为泰国发现的一个蛙类新种(叉舌蛙科),在中国南部发现的一个后棱蛇属蛇类新种(游蛇科)和一个鰋属鱼类新种(鮡科),在缅甸发现的一个钩虾新种(端足目),在中国和泰国发现的若干个蜘蛛新种(蜘蛛目,花皮蛛科),以及在缅甸发现的若干鲤形目鱼类(鲤形目)。缅北的鸟类调查结果和麂属动物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也在其中。文章链接
专刊封面图
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ZR)创刊于1980 年,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动物学类学报级双月刊。以报道国内外动物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己任,为促进现代动物科学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和经济建设服务。 该刊除了在国内 30 个省市自治区发行外,还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11 个国家发行,同时与美、日、德、意和新西兰等 23 个国家和地区 75 个单位进行交换。
东南亚中心集科研、教育、智库三位于一体,是中科院面向整个东南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海外科教中心,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主管部门为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由版纳植物园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昆明植物所、昆明动物所以及国内其他科研机构,与缅甸环保与林业部、缅甸自然与野生动物保护局和缅甸林业研究所合作建立。
截止目前东南亚中心已开展了5次大规模中缅联合科考,发表300多种新生物种,其中蜘蛛新属13个,新种290种;植物新属2个,新种13种;鱼类新种4种,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70篇。作为东南亚中心首期学术期刊,专刊的发表标志着东南亚中心集成成果的产出,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
东南亚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其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和科研条件,使其逐渐对外开放,吸纳更多的国际力量开展合作研究。目前东南亚中心已取得多项阶段性研究成果。将继续汇集科研力量为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做出贡献。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科学研究长期由欧美日韩等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提升中科院在东南亚地区的科教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