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西园动态

版纳植物园科技人员访问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发布时间:2017-08-05
来源:热带森林生态重点实验室

   724-28日,应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Evan Economo副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组彭艳琼研究员等一行2人到访该大学。 

  725日,彭艳琼等参观访问了Evan Economo所带领的生物多样性与复杂性研究组。该组致力于从生物组织水平和时空尺度了解生态和进化过程如何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多样性理论、全球蚂蚁生命之树、太平洋岛屿蚂蚁生物多样性进化、物种辐射进化及共存机制分析等。彭艳琼与Evan Economo交流了双方在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并就榕小蜂群落多样性数据分析及未来的合作进行了探讨。 

  726日,彭艳琼应邀作了题为“Ecological mechanism of fig and fig wasp coevolution”的报告。她介绍了榕树及榕小蜂系统中关于榕树蜂专一性打破、欺骗性传粉榕小蜂的演化、榕蜂繁殖结构和物候的匹配,以及化学通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引起了到会人员的兴趣,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报告后,彭艳琼还与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单独讨论。 

  访问期间,与Clive Darwell博士后对冲绳地区分布的榕树及榕小蜂多样性进行了联合考察,考察路线从冲绳南部到最北端。冲绳岛记载有自然分布的榕树11种,本次考察、采集到8种,包括笔管榕(Ficus subpisocarpa)、岛榕(Ficus virgate)、棱果榕(Ficus septica)、天仙果(Ficus erecta)、黄果榕(Ficus benguetensis)、菲律宾榕(Ficus ampelas)、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薜荔(Ficus pumila)。考察共采集到榕树叶片DNA标本169份,腊叶标本5份,引回种子5种将交苗圃播种,并采集到5种榕树内的榕小蜂。此次采集补充了版纳植物园榕树及榕小蜂分布区东北缘岛屿种研究材料,为今后形态、系统发育、居群遗传学研究储备了材料。按期圆满完成出访任务。 

  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是日本一所跨学科的研究生院,仅招收博士生,经费主要由日本政府资助。该大学成立于2011年,大多数研究人员和学生都来自日本以外的地区,教授包括诺贝尔得主Sydney Brenner及来自耶鲁、哈佛、牛津、霍普金斯等世界各地的名校和研究机关的。虽然成立时间短,但起步高,发展快。在整合生物学、神经科学、数学、计算科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领域都有出色研究成果。 

  参观OIST生物多样性与复杂性研究组 

  彭艳琼作报告 

  考察榕树及榕小蜂多样性 

  讨论、合作分析榕小蜂群落多样性数据 

 

 

本文作者:苗白鸽

责任编辑:苗白鸽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