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西园动态

中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青年研讨会在版纳植物园举行

发布时间:2014-12-01
来源:综合保护中心

为加强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两所一园在中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合作和交流,1127日至28日,“中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青年研讨会在版纳植物园举行。研讨会由昆明分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昆明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版纳植物园承办。本次研讨会以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主题,共有60多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交流和讨论,其中有35位分别来自昆明分院、昆植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上海生科院生理生态所、西北高原生物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和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 

1127日上午9:00研讨会举行了开幕仪式,由研讨会组织者郁文彬副研究员主持。昆明分院院长李德铢研究员首先代表昆明分院和国科大昆明生科院致辞。作为发起人,李德铢对青年研讨会目的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今后研讨会的持续性进行了展望。随后,综合保护中心主任高力行教授在致辞中对综合保护生物学(Integrative Conservation)作了介绍和展望。最后,版纳植物园主任助理范泽鑫副研究员致欢迎词,对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版纳植物园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讨会共有17个报告,5个特邀报告和12个青年报告。5个特邀报告中,高力行教授在报告中对保护生物学中的分子生物技术进行回顾和展望,对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分子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学中大有可为;昆明动物所Douglas Yu研究员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科学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能更快速、更准确地认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昆明植物所郭振华研究员以演化历史复杂和年轻的温带木本竹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RAD-seq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应用,以及这种新技术的优缺点;昆明植物所章成君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自己团队开发的OBSMgKaKs两个生物学工具及其在基因序列的演化模型筛选和分化时间估算上的应用性;版纳植物园Alice Hughes副研究员将分子数据与GIS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对东南亚的蝙蝠的生物地理学做出了新的解释。青年报告分为两组进行,第一组6个报告主要讨论新一代测序技术动植物基因组中应用和DNA条形码研究;第二组6个报告是关于分子生物技术在真菌系统分类学、植物资源评价、植物交配系统和植物性状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本次研讨会的报告都是报告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尤其是一些经典研究方法的整合分析,新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与会代表受益匪浅,尤其对于刚进入研究角色的研究生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帮助。报告会期间,与会代表和报告人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达到了研讨会预期目的。 

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研究员全程参加研讨会,并对研讨会作了总结。陈进对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肯定,期望青年学者通过研讨会平台建立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在保护生物学领域更有责任心,承担更多的义务,为保护生物学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绿石林、热带雨林和西区游览区的专类园。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的支持和资助。据悉,昆明分院将继续联合两所一园举办其他主题的研讨会,计划每季度一次,由两所一园轮流举办。

  参会代表合影 

李德铢研究员致辞

  陈进研究员总结发言

部分报告人剪影 

  研讨会现场 

 

 

本文作者:郁文彬

责任编辑:秦瑞敏1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