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我园主办的"国际野外生态学与保护高级培训班(AFEC-X)"成功举行了专题报告会。由培训班学员组成的10个独立课题小组就自己的项目研究成果做了最终的陈述。学员们在短短的两周内经历了从立项,实验,数据分析,到陈述报告整个过程。课题内容涉及广泛,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分析,食果鸟在种子扩散中的行为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的木材密度分析,到入侵植物刺轴含羞草(Mimosa pigra)的入侵模式及风险系数预测,涵盖了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各大类群。学员们运用到的实验方法也从宏观的行为观察,生境调查,到软件设计,电泳分析,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创新。经由Chuck Cannon研究员等几位评委的裁定,报告会还决出了最富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三个项目,依次是《人为光源对青蛙分布的影响》,《数字化森林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快速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数码设备运用》。这三个项目的特点在于立意新颖,无套路可循,实验方法基本是由学员自行试验摸索所得。例如青蛙项目组的成员自行发明了测量水池深度的简易工具,并进行了详细精彩的数据分析;数字化森林项目组克服了重重困难,自行建立出校正照片变形的公式;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组以数码摄像数据摸索出一套快速调查中可行的实施步骤。绝大多数学员表示从该次短期独立项目中获益匪浅。
本文作者:范欢
责任编辑:姜虹_151c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