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毕业就业相关表格

2025-05-26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与挪威生物经济研究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5月22日,挪威生物经济研究院代表团访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25-05-23

查看详情

新生代海南岛发生漂移并影响生物区系的来源和演化吗?

综合各方面证据,我们认为海南岛在新生代并未发生显著漂移,其生物区系成分的来源更可能由于海平面下降、区域大陆架的周期性露出形成迁移扩散的廊道,而非地质构造运动主导的漂移所致。

2025-05-23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举办2025年全园气排球比赛

5月15日至21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2025年度全园气排球赛。赛事历时7天,共有机关、科研、园林、旅环、王莲酒店、研究生、普洱学院7支代表队百余人参与,比赛分男队和女队,进行单循环,经过7个晚上的激烈角逐,园林代表队包揽男子组、女子组双项冠军,科研队、旅环队获男子组亚军、季军,旅环队与王莲酒店代表队分列女子组亚军、季军。

2025-05-22

查看详情

央视新闻:9万余条物种记录向全球开放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发布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打造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向全球开放。该平台整合了科研人员和自然爱好者多年来收集的西双版纳地区物种记录数据,为社会各界探索热带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全新窗口。

2025-05-22

查看详情

中央电视台|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守护万物共生 共绘和美画卷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025-05-22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园主任、专家带您游植物园”活动

​5月22日,为迎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到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园主任、专家带您游植物园”活动。

2025-05-22

查看详情

探索生命绿洲: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上线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打造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向全球开放。该平台整合了科研人员和自然爱好者多年来收集的西双版纳地区物种记录数据,为社会各界探索热带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全新窗口。

2025-05-22

查看详情

第三届勐仑镇生物多样性记录大赛作品展在版纳植物园开幕

5月22日,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第三届勐仑镇生物多样性记录大赛作品展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开幕。版纳植物园主任星耀武、科研部门、业务部门职工和学生,以及勐仑镇政府、西双版纳保护区代表等共50多人参加了开幕仪式。

2025-05-22

查看详情

云南省人社厅到版纳植物园调研

5月21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熊梅一行3人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调研交流。

2025-05-22

查看详情

基于化石大数据和数值模拟的新生代特提斯海区域气候演变

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二氧化碳(CO2)浓度变化的背景下,受特提斯海退却和海峡闭合的影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特提斯西部地中海气候演变形成、而特提斯中部沿岸逐渐干冷化,在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过程中,晚渐新世特提斯东部波动湿冷化。研究认为中始新世-早渐新世(距今约4800‒2800万年)中亚及欧洲盛行地中海气候,中新世地中海气候范围急剧缩小,这一变化主要受夏季干旱范围的驱动,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几乎未出现过类似现今的地中海气候。

2025-05-22

查看详情

自然-社会耦合视角下高黎贡山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权衡与协同

研究发现:(1)过程型服务(产水量-净初级生产力)在高黎贡山南坡因气候限制与人工林扩张呈现显著权衡,单一树种造林虽提升NPP却削弱土壤渗透能力;(2)结构型服务(碳储量-生境质量)在中海拔森林呈现协同效应,保存完好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通过稳定环境条件、复杂冠层结构及低人为干扰,同步实现固碳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双重功能。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如耕地破碎化、入侵物种扩散)则使碳储量-生境质量关系转为权衡,突显短期供给服务与长期调节服务间的冲突;(3)海拔梯度进一步调控服务动态:中海拔带维持均衡服务供给,而低海拔农业区因耕地破碎化导致净初级生产力与生境质量双重下降并形成权衡。研究结果强调了优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工作的重要性,并建议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多样化的人工林种植模式等措施来缓解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矛盾,从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解析山地生态系统服务沿时空梯度互作机制,为跨境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强调应优先建设中海拔生态廊道并发展适应性农林复合模式,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增效。

2025-05-21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召开2025年度安全与保密工作会

5月19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织召开2025年度安全与保密工作会,园党委书记甘烦远主持会议。

2025-05-20

查看详情

西双版纳八壹高级中学参与版纳植物园公众科学日系列活动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云南省昆虫学会,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和全国科技活动周为契机举办第六期"雨林博物沙龙"。活动通过专题科普讲座与科学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为西双版纳八壹高级中学200余名师生呈现了生动的自然科学课堂。

2025-05-20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开展“探秘雨林·萤萤之光”主题科普活动

5月17日至18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探秘雨林·萤萤之光"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研学实践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带领30余名中小学生及公众探索萤火虫的生态奥秘。

2025-05-20

查看详情

樟科植物系统发育、分类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首页封面图

2025-05-20

查看详情

西园先锋||版纳植物园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第一批)

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版纳植物园党委决定授予分部综合党支部等2个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称号,授予机关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等6个党小组“先进党小组”称号,授予万金鹏等18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5-05-20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联合国际学者综述樟科植物系统发育、分类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樟科内的不同谱系可划分为冈瓦纳古陆类群和劳亚古陆类群,其分布格局分别是北热带植物群(Boreotropical Flora)解体与迁移和多次长距离扩散事件作用的结果。针对东亚地区樟科植物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揭示了冰期避难所的存在,以及多个樟科物种在第四纪原地存活、保持种群稳定或扩张的演化历史。此外,近年来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樟科植物的基因组演化历史及其代谢多样性特征的遗传基础。然而,目前樟科内多个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仍有待解析,其复杂的生物地理历史与生态功能亟需深入研究。最后,建议在未来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整合野外调查、基因组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等多种研究手段,以全面揭示这一兼具重要生态与经济价值植物类群的演化历史及多样性形成机制。

2025-05-19

查看详情

公共技术中心召开"严明纪律规矩,强化责任担当"党小组联合专题学习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版纳植物园关于严明岗位工作纪律管理的最新要求、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效,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5月13日,园部资源植物和保护中心党支部第三党小组与分部综合党支部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党小组以“严明纪律规矩,强化责任担当”为主题,创新开展"支部联动、共学共建"专题学习扩大会。会议由第三党小组与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党小组联合组织,公共技术中心党员、职工共21名齐聚共学。

2025-05-16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第21届公众科学日暨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预告

这场科普盛宴围绕“以博物之名 守护雨林”主题,从萤火虫的闪光密码到雨林蛇影的奇妙世界,从科学探究到园主任、专家带您游植物园,从博物沙龙到线上挑战,八大精彩活动带您进入雨林秘境, 深度解锁雨林博物的生命奥秘。

2025-05-16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旅游管理部党小组组织学习工作纪律及党员教育管理文件活动

5月14日,旅游管理部党小组在游客中心会议室组织了一次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严明岗位工作纪律管理办法》及《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党小组成员的纪律意识和组织观念,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学习会由党小组组长何开红主持,部门业务组组长、副组长及业务骨干参加。

2025-05-16

查看详情

2025国际博物馆日图片展|雨林“蛇”影

本次展览共展出版纳植物园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拍摄的27种蛇,通过摄影作品,让大家得以窥见热带雨林多种蛇类的风采。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今年9月30日。

2025-05-16

查看详情

活动预告│版纳植物园第21届公众科学日暨全国科技活动周

首页封面图

2025-05-16

查看详情

2025国际博物馆日图片展|雨林“蛇”影

2025-05-15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园部森林生态室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

4月21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部森林生态室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园纪委书记黎廷宇、党委委员李德飞和支部纪检委员徐国瑞作相关报告,全体党员参加。支部书记卢华正主持会议。

2025-05-15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细胞生命活动动态变化研究平台Ⅰ期(区域中心)采购项目
——02标段:编码型体视显微镜成像系统、调制叶绿素荧光活体成像系统  中标公告

2025-05-15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细胞生命活动动态变化研究平台Ⅰ期(区域中心)采购项目
——01标段:超分辨活细胞显微成像系统、全自动核酸蛋白分析系统中 标公告

2025-05-15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动物多样性监测11-7(台站网络) 采购项目
——03标段:红外相机 中标公告

2025-05-15

查看详情

封面图|猎蝽使用工具诱捕无刺蜂

官网封面图

2025-05-14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5年秋季招收攻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详见正文

2025-05-14

查看详情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猎蝽使用工具诱捕无刺蜂

该研究以专食性猎蝽与社会性昆虫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交互关系为模型,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对无脊椎动物使用工具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评估了工具使用的适应性功能及其背后的行为和化学生态机制。尽管猎蝽的专食性在蜂胶使用行为进化中的作用仍有待在系统发育框架下通过多物种的比较研究来进一步探讨,但这种“无刺蜂-猎蝽”系统为研究适应性进化和工具使用行为提供了一个伦理限制更少的宝贵模型。

2025-05-14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对滇西地区极小种群植物独龙江空竹进行考察和迁地保护工作

2025-05-14

查看详情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2025-05-13

查看详情

依申请公开办法

2025-05-13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信息公开指南

2025-05-13

查看详情

公益研学报名啦!这周末开启“探秘萤火虫”之旅

2025年5月17日至18日,将迎来中国科学院第21届公众科学日,同时作为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此特别策划开展公众科普活动——“探秘萤火虫”之旅!

2025-05-12

查看详情

研究组完成2025年度旱季末期三个大样地幼苗复查工作

幼苗作为森林群落更新的关键阶段,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未来组成与结构。长期的幼苗监测数据对于揭示物种共存机制、理解群落构建过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2025年4月8日至4月29日,群落构建与物种共存研究组顺利完成了西双版纳补蚌热带季节雨林20公顷动态样地(简称西双版纳大样地)、西双版纳纳板河热带季节雨林20公顷动态样地和普洱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0公顷动态样地的旱季末期幼苗复查工作。

2025-05-12

查看详情

2025年第1期园林论坛——聚焦版纳植物园大树养护管理体系建设

2025-05-12

查看详情

干旱威胁干热河谷树木存活的关键因素:叶片习性和植株高度

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习性显著影响存活率:落叶树种相较于常绿树种具有更低的水力安全阈值,在极端干旱条件下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2)植株高度与根系深度呈正相关关系,高大植物通常拥有更深的根系,能够在干旱期间更好地获取深层土壤中的水分资源,从而降低了死亡概率。3)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影响有限:尽管生态系统中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通常被认为能够增强系统稳定性,但在该研究中,群落层面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对个体植物死亡风险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表明在植被稀疏的生态系统中,种内和种间资源分配的竞争压力较小,多样性可能并非决定干旱胁迫下植物存活的关键因素。

2025-05-1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信息公开目录

2025-05-1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邀请函

网上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4日。

2025-05-1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关于2025年“院长奖”、“地奥奖学金”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详见正文

2025-05-12

查看详情

雨林博物沙龙第36期:装置艺术在自然中的应用

5月9日,云南艺术学院高翔教授一行3人到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双方就艺术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开展座谈交流。

2025-05-12

查看详情

封面图|中国喀斯特木本植物区系特征与分区

首页封面图

2025-05-09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5年夏季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持续更新)

内容持续更新

2025-05-08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4-2025学年优秀学生名单公示

详见正文

2025-05-08

查看详情

中国喀斯特木本植物区系特征与分区

该研究基于大量野外考察和采集的一百余个喀斯特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数据,按照“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框架,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喀斯特植物区系划分系统,确定了中国喀斯特木本植物区系的2个区、3个亚区、11个地区和20个亚地区,并详细描述了每个区和亚区的地理范围、植被组成、植物区系特征和典型类群。对不同地区植物区系来源的分析表明,中国喀斯特木本植物区系是几个古植物区系的混合产物,特别是古地中海和古热带古植物区系。这些发现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喀斯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该区域植物学、生态学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参考。

2025-05-08

查看详情

CHANG Ludan Attended SCCS 2025 and Delivered a Talk on Conservation Education

From April 1st to 3rd, 2025, CHANG Ludan (常露丹), a master's student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Plant Animal Interaction (EEPAI) research group at XTBG participated in the 2025 Student Conference on Conservation Science (SCCS)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The conference gathered over 200 young researche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discuss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2025-05-07

查看详情

环境教育团队游学福建省并与多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

2024年4月17-23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团队赴福建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主题游学。在为期7天的行程中,团队深度调研植物园环境教育工作,走访厦门园林植物园、福州植物园和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探讨环境教育发展趋势;参访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商校地合作机制;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探索教育实践与生态保护的融合路径。期间团队累计开展9场学术报告、6次专题座谈,通过密集的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加深了成员对环境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实践经验的了解。

2025-05-07

查看详情

植物逆境生态学研究组组织仪器培训会

为提高研究组人员对相关水力特性测定设备的认识与操作能力,植物逆境生态学研究组于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在科研中心4301实验室完成了为期一天半的仪器培训会。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仪器工程师周立,为大家系统讲解了Vapor-5600露点压渗透压仪与WP4C露点水势仪的原理、操作流程及日常维护方法。

2025-05-0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