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新华社:国际化“科学岛”何以炼成?——探访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发布时间:2021-02-07
来源:新华社

  

    2月4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英籍研究员高力行与中国学者交流。新华社记者 宋晨 摄

 

  新华社昆明2月7日电 题:国际化“科学岛”何以炼成?——探访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孟佳、宋晨

  月光下的凤尾竹、闻歌起舞的跳舞草、兰科与蕨类形成的“空中花园”……近年来,集热带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通过国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座联通世界、汇聚英才、叫响业界的“科学岛”。

   

    2月5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贝宁籍专家高大山在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新华社记者 孟佳 摄 

    国际合作 硕果累累 

  “一江碧水西折东,勾出半岛葫芦形。”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这样形容版纳植物园。这座热带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之一。1125公顷的植物园内收集保存有国内外13000多种植物和大片热带雨林。因坐落在由罗梭江环绕的葫芦形半岛上,被称作“葫芦岛”。

  近年来,“岛上”科学家们发表了令世界关注的成果:蜘蛛能哺乳,不仅营养好而且奶水足;青藏高原在4700万年前曾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比蚊子还小的榕小蜂与榕树的互惠共生是因为“专一”……这些成果或登上《科学》《细胞》,或发表于各领域顶级期刊。

  “这些成果一半以上都是国际合作的产物。”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说。近3年,该园在国际期刊的论文发表数量近千篇,仅2020年就有370余篇。4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学者学生在此工作学习,“葫芦岛”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迷你“联合国”。

   

    2月5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日本籍研究员中村彰宏指导学生观察昆虫。新华社记者 孟佳 摄 

  “多样”小岛 学者“多样” 

  版纳植物园英籍研究员高力行是著名热带生物学家,今年70岁,曾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6年,由他联合7国科学家完成的成果轰动业界。研究论文指出,全球升温1℃已对地球造成严重影响:水生和陆生物种的体型开始萎缩;鸟类翅膀长度正在变化;热带与寒带物种被纳入温带……全球升温控制在1.5℃这一目标尤显迫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非常必要。

  高力行先生30年前第一次访问版纳植物园,是国际合作亲历者。“如今这里的合作者遍布五大洲,改革开放让版纳园真正国际化了。”他说。

  版纳植物园研究员郁文彬说:“高力行是世界保护生物学领域的旗舰人物,慕名冲他来的‘金凤凰’不少。”日本学者中村彰宏认为,版纳园邻近老挝、缅甸、越南,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科研设施与条件保障完备,能帮助他进行林冠与昆虫研究。西班牙专家堪珀斯的到来,填补了版纳园大型哺乳动物研究的空白;贝宁专家高大山表示,声名远扬的版纳园吸引了很多非洲学者……

  “请进来”的同时,版纳植物园也在“走出去”。2015年版纳植物园与缅甸共建了“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致力于东南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区域科技合作典范。

   

    这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百花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段其武 摄) 

  自由探索 合作开放 

  版纳植物园国际合作得以高质量发展,自有成功“密码”。

  一是自由探索的风气。每天上午10点多,中外专家齐聚科研中心咖啡吧,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闲聊中,也许就能碰撞出好点子,这一习俗持续了快10年了。”杨永平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版纳植物园一大批交叉领域成果多与自由探索的风气相关。

  其次是评价机制多元。2005年起,版纳植物园实行按学科规律、方向领域和产出不同进行分类考核评价,考评周期为4年。这一机制,让年轻科学家迅速成长,领军人物不断涌现:仅2020年晋升为研究员的“80后”中外专家就有7人;多国联合培养的“90后”博士丁文娜的论文登上了《科学》杂志。

  第三是解决外专后顾之忧。在解决外专项目资金申请、孩子上学、社保、养老保险等问题上,版纳园都做出了探索。

  “我们就是要吸引全球最好的专家和学生,让这儿变成一个国际科学教育大岛。”版纳植物园国际培训负责人刘景欣表示。

  “在版纳植物园的发展中,一直秉持一个清晰理念:科学研究不可能在封闭中进行,一定要合作和开放。”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说。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2/07/c_1127077647.ht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