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杂志:科学,让我听懂你的语言
(转载自2020-6期《国科大》杂志)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房间,倚在桌前的陈琳琳(2018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满脸笑容,此刻,她想起了在2020年11月1日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有个中学生拿着选票来到自己的展位,说“我还是觉得这个比较有趣”。获得认可的喜悦不亚于她获得最佳设计奖,那份温暖一直伴随着她。
陈琳琳于11月1日至2日,参加了以“遇见植物”为主题的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暨版纳植物园第五届青年科学节。此次科学节以现场参观、互动体验科学节各项活动内容为形式,参与者以海报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来自西双版纳州科技局、傣医药传习馆、勐景来科普教育基地等领导及工作人员,以及来自西双版纳与普洱地区9所重点中小学的师生、入园游客3000余人展示一些正在探索的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
传递科学精神
此次科普活动结合了实物、海报、互动的“摆摊”式科普活动,加深了陈琳琳对科研和科普关系的认识。
她曾经是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MCF)的自然导览志愿者,已经参与过很多科普活动,接触过现场讲座、课程、网络直播、短视频、纪录片等科普形式。科学研究一般以科技文献的形式共享科学成果,但这种形式不利于向公众传播。而科普活动,尤其是结合了互动体验的科普活动形式,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途经,让知识“活”起来,更容易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传递科学精神。
陈琳琳本次海报的主题是《用千万年时间成为一方霸主?——高山栎的发家史》。在讲解了栎属高山栎组植物从伴生种到优势种的群落地位转变历史后,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转变的原因,并形象地归纳为天时、地利、“树和”,即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逐步使当地生存环境变得寒冷、干旱,高山栎组植物凭借自身较强的耐寒耐旱特性而从群落竞争中胜出。
结合海报向外传递科学精神的同时,科普受众也让科学工作者们对所从事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莫雨轩(2017级生态学专业硕博连读生)想传递一个主题——思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论是通过什么方式,历史上的科学家们都是通过理性的思考或假设来看待并解决问题。不论是查阅“神兽”们帮助科学家进行实际试验或者思想实验的资料,还是与现场观众的相互交流讨论,都帮助莫雨轩深入了解科学史上真实有趣的故事、深刻理解所研究的主题。
科学精神在传递过程中,参与者也正经历着改变。
江秋煜(藤本植物研究组的项目聘用)之前仅是观鸟活动科普讲座、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教授的物理科普课程的科普受众,受到影响后,此次和Sven Landrein、宋世杰(2019级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成为传播者,向他人输出。在讲解的第二天,令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她中途因为有事临时离开摊位,有一位可爱的小观众主动站在了她的位置,绘声绘色地给现场观众讲起昨天她所讲的东西,那一刻她备感欣慰。改变发生的同时,科学精神以新的方式延续。
讲好科学故事
“这是一个让其他人认识西番莲的大好机会”,郝春卉(2018级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XTBG官网上看到青年科学节主题为“遇见植物,发现精彩”在征集海报时想到。
她用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的“西番莲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开发利用”课题为海报主题,展示西番莲的花和果实,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大果西番莲单果重达两斤多,可食部分是中皮层,口感软糯香甜。为了让人们可以品尝到最新鲜的果实,郝春卉当天去地里现摘。“这个也是西番莲?”学生连连发出疑问,大果西番莲的外形彻底颠覆了大众对西番莲果实的认知。
考虑到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与自己熟悉事物相关的知识,科普工作者的主题和表述从大家熟悉的事物入手,参与的人会有动力去学习。为了此次活动,他们针对参观对象吸纳知识的能力充分准备了分享的海报和现场道具。
陈琳琳前期找到许多主题切入点,思考后又否定自己,直到报名截止前几个小时,才突然找到灵感。制作的过程也不顺利。第一稿,被高一的表弟评价“看不懂,知识高深”。之后,她朝着简化表现形式的思路思考,巧妙地用螺旋时间轴作为海报主体,沿时间讲述故事。花费大量时间重新设计,得到表弟“通俗易懂”的回复后才提交作品。
现场,“互动很重要!接地气很重要!”她虽然经验不足,但借助现场化石天生的优势,引起孩子兴趣,接着讲更细致全面的海报内容,对小孩子就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寻找答案,有奖竞答。
理解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需要一个生动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思想、引发思考。
最受欢迎奖的作品是精心制作的寄生花海报和手工制作的寄生花模型,将“宝可梦”小精灵和奇特的全寄生植物寄生花联系到一起,使观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拉近观众和主题的距离。
负责人Sven Landrein副研究员认为借助模型的吸引力,海报展览和现场讲解可以通过互动让科学以一种简单、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帮助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普表达内容取决于受众,才会有很好的效果。莫雨轩选择部分内容做了小模型和互动游戏。互动游戏结合“猴子和打字机”定理(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地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向同学们讲述有限与无穷的思想。他还将人工智能写的古诗、现代诗和真人写的诗歌混在一起,让观众猜人工智能写出的诗歌,并说出判断理由。现场互动热烈,观众可以知道基于随机组合,人工智能就如同猴子一样作出诗歌的几率微乎其微,但在基于知识对计算机进行训练后它们也能写出诗,更好地了解机器学习在科研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旅游的游客、参加科学节的高中生、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一起积极参加设计的小游戏,他们认真思考答题,表示这样的游戏玩得很开心,这是对“好故事”最好的肯定。
点燃科学“星星之火”
科学传播需要的是更多互动展示的机会,在种子萌发的时候浇灌科学精神。
“过去的经验,past behaviour 或者过去的行为会影响未来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讲道。他认为,让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他们知道自己是做过的,心里有底,他们就更愿意去做。
2012年刘光裕老师首次提出科学节的想法,直到2016年,环境教育中心的成员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科学节。以贺赫老师为代表的科普团队成员,各取所长,合理分工,领取擅长的任务,负责各自的部分:收集海报、搭建帐篷、后勤服务、招募研究生参与、海报制作及打印、邀请周边中小学校前来参观近距离接触科学等,为之后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仅在大量的学生免费入园把关,还要讨论活动T恤材质、科学节的徽章设计、海报内容和格式,保证活动质量。因为贺赫认为,科普活动的目的是让科学出圈,但科普不同于文章,对象是公众而不是同行,不能使用大量公众不能理解的专业名词,通过海报吸引公众,通过讲解让公众记忆、思考。近年,国内科普培训班逐渐增多,自然之友、中科院的一些机构,每年都会组织很多培训班提高科普工作者的能力。
在环境教育中心及其他部门的努力下,2016年第一届科学节的效果得到参与者的认可。此活动延续下来,为鼓励一线工作人员参与科普,为创造和提供更多平台展示,提高公民的科学意识和思辨精神。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每年有60到80个海报传播前沿科学研究,积累了很多好素材、好故事。并且,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多,活动形式也逐渐丰富,今年新增加科普道具的辅助。
武汉植物园也召集一些课题组提供故事加入活动。提高活动效果,不断提高影响力,邀请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人加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学普及不只是一个科学家做很多很多,而是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者都做一点,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个事业的发展。
插上科学腾飞翅膀
现场,不论是自愿来参加科学节的学生还是偶尔经过的游客,都对未知的事物抱有好奇心,并且十分愿意学习。还有一些小朋友尽管英语说得不是特别流利,还依旧向国外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此番交流,并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为,而是“知识共享”,说者有兴趣诉说,听者有兴趣倾听,科普以及被科普的两方平等地交流与讨论。莫雨轩希望短暂的交流可以影响讨论者未来的活动。
他对科学、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有了新认识,对科普兴趣转为对科研的求知欲。正如贺赫老师所说:“科学家也是需要被科普的。”未来莫雨轩会参与更多的科普活动,锻炼总结表述能力,将有趣、神奇的科学故事共享给大家,让大家知道科学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物,科研工作者也是一群在探究路上不断前行的平凡之人。
他希望,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在了解了自己的想法后,给予他们新的思想。他更希望,对面的某一位小朋友在之后的某一天,走向自己并对自己说,“因为你的分享,有了现在的我。”在科学的世界中相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展示现场,许多小朋友被雨中的花花世界吸引。最佳创新奖赵颖(2017级硕士研究生植物学专业)拿着一瓶水倒在制作好的花朵模型上,来模拟花朵被雨水打湿的场景,讲解开花植物是如何避开雨水带来的不利影响?构思了一个小机器人为一朵花去寻找如何在下雨天避免花花受到雨水伤害的故事。
在遇见植物的路上,有许多不可预知的魅力——神奇的西番莲、一方霸主的高山栎、现实世界的精灵宝可梦、赛先生与神兽的故事、雨中的花花世界……她们就在我们身边,你是否与她耳语?
科学节现场(摄影/贾慧珍 鲁建美)
以“遇见植物”为主题的首届中科院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暨版纳植物园第五届青年科学节吸引了园内众多研究生的积极参与,此活动以现场参观、互动体验科学节各项活动内容为形式,参与者以海报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来自西双版纳州科技局、傣医药传习馆、勐景来科普教育基地等领导及工作人员,以及来自西双版纳与普洱地区9所重点中小学的师生、入园游客3000余人展示一些正在探索的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参与活动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生表示在此活动中收获许多,2019级植物学硕士研究生贾慧珍参与了此次活动并对其优秀参与者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文章发表于国科大杂志2020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