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新华网: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紫花苜蓿基因组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5月20日电(记者马晓澄)我国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破译了紫花苜蓿基因组并建立了基因编辑育种体系,将有助这一重要牧草作物的新品种培育。5月19日,该成果在国际知名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

  据研究人员介绍,紫花苜蓿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牧草作物之一,是家畜主要的蛋白质饲料来源,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我国能生产优质苜蓿草200多万吨,而优质苜蓿草需求量约为500万吨,因此优质苜蓿大量依靠进口。由于紫花苜蓿同源四倍体和异花授粉的特性,解析其基因组和建立高效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困难,阻碍了人工培育紫花苜蓿新品种。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整合高保真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和Hi-C数据将紫花苜蓿的四倍体基因组组装到了32条染色体上。依托于该基因组,科研人员进一步建立了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利用该技术,科研人员同时在紫花苜蓿的四个等位基因中引入突变,创制出具有明显表型变化的突变体。通过杂交,这些突变体的突变等位基因和突变表型能够在世代间稳定遗传且后代不含转基因标记。

  研究人员表示,该成果的完成,将使紫花苜蓿实施分子育种策略成为可能,从而为加快我国优质苜蓿品种培育和牧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该研究由广东三杰牧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三杰牧草(杨凌)研究院,联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和兰州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科学家联合完成。

    原文链接: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20-05/20/c_1126010285.ht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