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多倍体驱动并响应长距离扩散

发布时间:2023-12-20
来源: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

长距离扩散long-distance dispersal, LDD在塑造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达尔文时期起便是生物地理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多倍体有助于生物扩张或入侵,被认为是促进长距离扩散的重要内因。然而,两者如何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星耀武研究员团队与国际同行一起,以十字花科菜属物种为研究对象,检测了多倍体在该属物种全球扩散中的作用。使用质体基因组和核基因位点的变异,开展了蔊菜属生物地理和物种形成等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距离扩散塑造了菜属的跨热带间断分布,多倍体表现出比二倍体更高的扩散速率;共有5个二倍体和21个多倍体物种被鉴定为跨洋物种形成事件的产物;多倍体优势受到散布地环境的影响,表明自然选择作用于跨洋传播的多倍体物种。

研究证明多倍体是菜属长距离扩散的驱动者或响应者,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为探讨多倍体的生物地理效应提供了研究框架。相关研究以Synergistic polyploidization and long-distance dispersal enable the global diversification of yellowcress herbs为题,发表宏观生态学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版纳植物园韩廷申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星耀武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版纳植物园游旨价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郑全晶博士研究生、日本京都产业大学Seisuke Kimura教授和荷兰自然史生物多样性中心Renske E. Onstein博士等为共同作者。

匿名审稿专家认为,该文是据知首次使用性状依赖散布模型来检测多倍体与长距离扩散的研究 This manuscript is to my knowledge the first to use a trait-dependent dispersal model to test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ploidy and long-distance dispersal,并对文中所使用的整合多倍体物种形成和生物地理分析的方法表示赞赏,认为这并非是大多数相关研究所能做到的Being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instances of autopolyploidy, allopolyploidy, and diploid hybridisation (as well as plastid capture) is not something that most biogeographical/macroecological studies of polyploidy are able to do

 

多倍体和长距离扩散互作的假说

本文作者:韩廷申

责任编辑:张维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