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乡村旅游开发应科学规划、优化布局

发布时间:2020-09-21
来源:科技外事处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旨在建设美丽乡村并改善中国农民福祉,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云南省政府提出“把大滇西环线上的绿水青山变为休闲度假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金山银山”。生态旅游成为“两山理论”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乡村旅游开发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实现乡村精准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资源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版纳植物园景观生态组副研究员白杨团队以洱海流域为案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型(InVEST,对固碳、产水、土壤保持和氮输出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进行了时空评估,并探讨了当地旅游业与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之间的权衡与协同。结果表明,洱海流域乡村旅游业的繁荣促进当地旅游业收入大大增加;流域建筑用地面积,特别是湖滨区,20002015年间急剧增,均是以牺牲农田,草地和森林为代价。随着这些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洱海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相应地发生较大变化2000年至2015年,生态系统土壤保持能力下降,氮流失和土壤流失增加,导致洱海水质急剧恶化。 

  鉴于此,研究就乡村旅游开发与规划提出以下建议:(1)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制定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途径。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各利益相关者应积极筹谋、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准确评估与权衡乡村旅游带来的潜在收益和环境损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开发路径。(2)强化政府引导,建立有效的奖惩体系与区域环境变化监测体系,确保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协调。(3)采用景观廊道的方式,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区域设置不同等级生态保护与修复缓冲带,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潜在生态风险。 

  研究Impacts of rural tourism-driven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s services provision in Erhai Lake Basin, China为题发表国际期刊Ecosystem Services 

 

洱海流域20002015年旅游业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关系 

本文作者:白杨

责任编辑:zhangwj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