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植物园揭示学徒制教学模式下科学教育项目的积极影响
青少年对科学及科学职业兴趣的持续下降,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以学徒制(Apprenticeship)为教学模式的教育项目,可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提高其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对科学职业的追求,但国外面向中学生开展的实证研究仍较少,国内缺乏相关研究。版纳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的环境教育研究生赵金丽在导师陈进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梳理与学徒制有关的四个关键要素,发展设计并实施了一个为期三天、学徒制有关的科学教育项目,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探究了该项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可作为一个有效的科学教育模式,帮助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技能,鼓励青少年继续学习科学、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相关研究结果以Becoming a Biologist: the Impact of a Quasi-Apprenticeship Program on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areer Inten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SSCI期刊,系科学教育领域四大核心期刊之一)上。
该研究以2014年申请参加版纳植物园科学探究活动、来自北京15所中学的319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解释性混合研究方法,在项目前、后对参与项目的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书面描述的数据收集。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该教育项目后,青少年对将来从事科学职业的感知(包括态度、主观规范、科学自我效能)及职业意向都有显著的改善;2)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该教育项目可通过显著提高青少年对主观规范和科学自我效能的感知,进而提升其科学职业意向。
该研究强调:在真实的科研场景下,通过导师的指导,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体验科学探究,可作为支持中国乃至全球青少年追求科学职业理想、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值得在广大非正式科学教育机构(例如:植物园、科学中心、博物馆等)中推广。同时,该研究也为当前国内“研学旅行背景下的科学教育”提供了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有效模式。
图1 科学教育项目部分活动内容
图2 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模型,显示了参加教育项目后学生感知变量的改变与职业意向改变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