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热带雨林地形及凋落物促进了小尺度土壤化学属性斑块格局的稳定性

发布时间:2016-08-01
来源:科技外事处

  土壤养分因受地形及植物的共同影响而会形成养分斑块结构,受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其也会产生季节性的波动。在这种养分的季节波动中,养分斑块结构能否维持稳定(比如雨季时A点养分比B点高,在旱季时仍然如此),目前还很少被研究。 

  版纳植物园夏尚文博士在导师陈进研究员的指导下,选择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补蚌大样地内1公顷的区域展开研究。通过在不同季节分别采集土样并检测了土壤pH值、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然后运用地统计学方法探测了土壤养分的斑块结构及其季节稳定性,并分析了这种斑块结构及其稳定性是否受到地形及(或)凋落物的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所有的化学元素都有显著的季节波动。土壤pH、总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斑块结构稳定性较好,而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斑块稳定性较差。土壤pH能保持稳定性,主要是受地形影响,而土壤总氮、有效磷、有效钾能保持稳定性,主要是因为凋落物的稳定输入。因为研究样地内,土壤pH、总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呈现稳定的小尺度斑块结构,推测这种养分斑块的稳定存在可能会对幼苗的生态位分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为什么铵态氮及硝态氮的空间结构不稳定,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以Effect of topography and litterfall input on fine-scale patch consistency of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 a tropical rainforest为题,发表在Plant and Soil上。 

      本研究得到了曹敏研究员及西双版纳生态站和版纳植物园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本研究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热带季节雨林小尺度微生境异质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林下幼苗分布与更新的影响(31270566)”的支持,也得到了国家基金项目41271278的部分支持

土壤pH及氮磷钾在1公顷范围内的斑块分布图

本文作者:夏尚文

责任编辑:张维静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