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森林管理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西双版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勐伴和大树脚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居住;傣族人民在这里生活至少有近千年的历史。当地居民对森林的利用古已有之。传统的森林利用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人们一般认为刀耕火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破坏性的。本地的保护单位也进行了实践,要求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仍然进行着刀耕火种的村落搬到固定的地址生活。
为了了解传统森林管理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更好的保护策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士研究生莫晓雪在导师朱华和Ferry Slik的指导下,在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四种不同管理类型的森林样地。四种类型分别是:原生林(附近有村庄,允许村民林下采集非木材产品),林下被清理并种植砂仁的原生林,老次生林(刀耕火种后丢荒约200年,地处偏僻,少有人至),新次生林(刀耕火种后丢荒15-50年)。 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本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不同管理类型的森林的可恢复性都仍然良好。在样地尺度上,四个类型中新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低,但在景观尺度上,新次生林的五个样地相加却和原生林的五个样地的多样性相似。此外,在新次生林中,保护树种、用材树种、可食植物物种等的数量与原生林一样多。有些濒危物种在次生林中甚至比在原生林中数量更多。因此,本地区刀耕火种后丢荒的次生林也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但是,原生林林下种植对顶级物种的更新有很大影响。
根据此项研究,研究人员指出传统的森林利用方式对本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不同管理类型的森林的可恢复性都仍然良好。当然,传统森林利用方式的有益作用仅限于小范围且近邻范围内有原生林存在,因原生林是次生林更新的种子来源。而大范围内小面积轮歇利用也正是传统森林管理的通行模式。然而现在,本地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益的传统利用方式正被大规模的单一橡胶种植所取代。
本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生物保护》(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
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320711001133
丢荒200年的次生林
丢荒20年的次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