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黑白仰鼻猴行为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1-10-18
来源:科技外事处

灵长类多分布于热带地区,黑白仰鼻猴(又称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则完全分布于温带,是少数几个能在温带生活的灵长类物种之一,属中国特有种。较高的海拔(4400-2600m,从北到南)、较小的种群(< 1700个体)、以暗针叶林为主的特殊生境,高山峡谷地貌、以及该区域较长的冬季,使得该物种的保护和生态研究受到高度关注。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该物种最北种群的多年野外考察,深入研究了该种群的冬季生态适应和影响其长期存活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黑白仰鼻猴偏好于在多年家域(3500-4500m)的中高海拔段越冬(4100 – 4400m),这不同于其它动物的冬季策略(如:冬季到来前,从高纬度迁徙到低纬度地区,或者从高海拔垂直迁徙到低海拔,或者选择冬眠来度过寒冬)。基于现有理论(食物、温度、捕食等)难以揭示该行为的发生原因,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光照假说”以解释黑白仰鼻猴的这一“反常”行为。主要的相关结果(如:1,研究地点的气温虽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长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2,黑白仰鼻猴冬季栖息地利用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长呈显著相关;3,黑白仰鼻猴在下雪后通常移动到太阳辐射较强和日照时间较长的高海拔地带,这里通常积雪融化快,其主要食物地衣也暴露的较早)证实了太阳辐射(图1)是影响黑白仰鼻猴西藏猴群冬季家域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可用来解释野生动物季节性迁移模式的理论知识。

虽然猴群喜好在中高海拔地带越冬,然而该区牧场扩大导致的生境丧失(图2),使得该区也是人猴冲突较大的地带。幸运的是该区少数民族特有的大家庭生活方式(人均资源消耗小于小家庭)降低了这种广泛存在的人猴资源竞争程度,使得该种群所在地的生境退化速度远低于同时期的其它种群。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PLoS O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上。

附:两篇论文链接:

http://dx.plos.org/10.1371/journal.pone.0024449

http://www.springerlink.com/openurl.asp?genre=article&id=doi:10.1007/s10764-011-9535-6)

沐浴在阳光中的黑白仰鼻猴

 正在形成的高山牧场(草地替代林地)

 

本文作者:动植物关系研究组

责任编辑:吴毅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