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能源植物小桐子胚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为其功能基因鉴定和分子育种研究提供重要基因资源

发布时间:2011-09-07
来源:热带植物资源开放实验室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又名小油桐、麻疯树、膏桐等,属于大戟科麻疯树属的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含油率一般可达40%,能够在干旱、贫瘠的荒山和坡地种植,不与粮争地,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能源植物之一。然而,由于目前小桐子缺乏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种子产量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小桐子的产业化发展。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小桐子进行分子改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优良品种对于小桐子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开放实验室的在职博士研究生陈茂盛等人在徐增富研究员和宋松泉研究员(现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职)的指导下,与华大基因的王俊博士合作,对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小桐子胚cDNA文库进行测序,共获得9844个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 组装后得到4665个unigenes。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共找到59个unigenes可能参与小桐子的种子发育,61个unigenes参与脂肪代谢过程。获得了一些对小桐子种子发育和脂肪代谢起关键作用的基因,为小桐子的生长发育、脂肪代谢调控机制研究以及转基因分子育种等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遗传信息资源。这些小桐子胚EST序列已经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 (accession numbers:FM887038-FM896881),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专业期刊“植物科学”(Plant Science) 在线发表。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的资助。

全文网址: http://dx.doi.org/10.1016/j.plantsci.2011.08.003

本文作者:苗白鸽

责任编辑:刘光裕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