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视频

人民日报微博:你好,重新认识一下!

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无数的“宝藏”植物等你发现,你认识多少?跟着@马思纯 @胡歌 的讲述,一起走进奇幻的植物世界↓↓ ​

2025-09-07

查看详情

尖苞柊叶:绿色环保的“包装袋”|傣族植物故事66

尖苞柊叶(Stachyphrynium placentarium)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层比较常见的草本植物,其叶片具有四季常绿、两面光滑、耐折叠、无异味、不易撕裂等特性,被傣族人作为天然的包装材料,使用后可自然分解成有机肥料。在西双版纳的农贸集市上,常可以见到成捆的叶片出售,是老百姓们喜欢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使用起来方便卫生又环保,值得推广种植应用。

2025-08-22

查看详情

酸扁果:雨林里的天然酸果|傣族植物故事65

“酸扁果”是西双版纳人给夹竹桃科植物毛车藤(Amalocalyx microlobus)取的俗名,因其果实味酸而形如扁状羊角。毛车藤是一种木质藤本,花朵喇叭状,粉红色,十分可爱。其嫩果可腌制成泡菜,或直接舂碎后加佐料凉拌食用。在西双版纳集市上或路边小摊经常看到有售卖,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酸味食品。

2025-08-14

查看详情

盐麸木:傣族人的“盐巴果”|傣族植物故事64

我国历史上食盐是由国家专营,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买盐并不容易。这时,一种叫盐麸木(也叫盐肤木)的植物就派上了大用场。它的果子生吃味道又酸又咸,能代替盐给食物调味,俗称“盐巴果”。在西双版纳,人们就有采摘成熟盐巴果当天然调味料的传统。把果粉加上辣椒粉和水煮开,就能做成美味的酸汤。盐麸木还有个重要价值,它是五倍子蚜虫的寄主树,这种虫子产生的五倍子,是云南、贵州一带著名的中药材。它还能当天然染料使用,比如过去做蓝墨水就用得上它。

2025-08-08

查看详情

假蒟:傣味牙签肉好吃的秘密|傣族植物故事63

假蒟(Piper sarmentosum),为胡椒科常绿多年生草本,叶片阔卵形或近心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穗状花序;果实螺旋排列成棒状。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喜生长在林缘沟边。傣族人民采其叶片作为野菜和香料食用。嫩叶煮汤、炒食均可,取新鲜叶片做成“香叶包肉”是西双版纳傣味经典美食。全草同时也作药用,是民间常用的药食两用植物。

2025-08-07

查看详情

文殊兰:象征智慧的佛教圣花|傣族植物故事62

文殊兰是一种与佛教文化颇有渊源的植物,名字源于象征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花朵洁白如雪、香气清幽,被视为佛教圣花,同时也是佛教著名的“五树六花”之一,象征智慧与美丽。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var. sinicum)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葶粗壮,伞形花序有花10-24朵,花冠筒细长,上部裂为6条细长的花被裂片。原产我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种子外种皮为海绵质地,为典型的海漂种子。同属常见栽培的还有红花文殊兰(C. × amabile),为人工培育的杂交品种,其花色紫红,但只开花不结果,在西双版纳傣族寺庙中更常见栽培,与白色花的文殊兰地位相当。

2025-07-29

查看详情

毛叶轮环藤:傣家天然凉粉植物|傣族植物故事61

毛叶轮环藤(Cyclea barbata),防己科轮环藤属草质藤本,主根肉质,嫩枝密布糙硬毛,叶片三角状卵形,两面披伸展长毛,秋季开圆锥花序,冬季结红色核果。其叶片富含天然植物胶质,经揉搓可析出粘液,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放置片刻便可凝固成凉粉。成品呈果冻状,入口嫩滑,自带草木清香。这种纯天然凉粉不仅是傣家夏日消暑佳品,更承载着西南少数民族利用本土植物的生活智慧。

2025-07-21

查看详情

傣家人的 “扫把草”:黄花棯|傣族植物故事60

在西双版纳,黄花棯(Sida acuta)是一种很常见的锦葵科小灌木,荒坡路边随处可见。傣族百姓发现它枝条多而柔韧,生长又快,很适合做扫帚。​需要时,人们去野外割下枝条,晒干后捆扎起来,便可以做成一把天然的扫帚,结实又耐用。用旧的扫帚拆了扔回地里,还能自然降解。这朴素的用法,藏着傣家人顺应自然、物尽其用的生活智慧。

2025-07-14

查看详情

傣族经典的苦味美食“刺五加”|傣族植物故事59

傣族人喜欢苦食,因为传统观念上认为苦凉的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毒、祛火生津。西双版纳地区苦味蔬菜很多,包括苦藤(南山藤)、苦笋(单穗大节竹)、苦子果(水茄)、海船(木蝴蝶)、火烧花,以及今天要介绍的“刺五加”,其中文正式名叫刚毛白簕(Eleutherococcus setosus),为五加科常绿小灌木,嫩茎和叶柄上有尖刺。常以新鲜嫩尖蘸调料(喃咪)后直接食用,也可炒食或做煮汤。目前还培育出紫叶品种,常被傣族人种植于庭院中,可随时采摘。

2025-07-14

查看详情

走向世界的“香水树”|傣族植物故事58

依兰(Cananga odorata),为番荔枝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花腋生,下垂,初开绿色后转黄,花瓣狭长,长5-8厘米,具芳香。依兰是一种名贵的热带香料植物,主要用新鲜花瓣来蒸油,用它提炼的香精油,是世界上最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和高级定香剂,所以人们称依兰为“世界香花冠军”、“天然的香水树”等。依兰原产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热带海岛性阳性树种,喜高温潮湿环境。现在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

2025-07-07

查看详情

秀色可餐的鸡蛋花|傣族植物故事57

作为南传佛教文化中“五树六花”植物之一,鸡蛋花在东南亚及我国西双版纳寺庙被广泛种植,称“庙树”或“塔树”。傣族将其作为供奉佛像的花卉,亦用于节庆装饰,承载深厚的文化情感。除园林观赏外,民间还常将花朵晒干入药或制茶,为广东凉茶“五花茶”原料之一,亦可提取香精用于化妆品。在热带地区,人们常将其串成花环迎宾,彰显尊贵与祝福。

2025-07-02

查看详情

沙罗单竹傣族高升竹|傣族植物故事55

沙罗箪竹(Schizostachyum funghomii),也写作沙罗单竹,是典型的热带丛生竹类,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至越南北部。每当泼水节到来,傣族人民都会在这个喜庆的节日放高升庆新年。高升是傣族自制的土火箭,箭头捆绑着自制的火药,后面有一段竹子做的长“尾巴”。这种竹子多取自沙罗单竹,因其节长,壁薄,重量轻而易于被火箭带上高空。其幼笋幼嫩,品质极佳,也是食用笋中的极品。

2025-04-17

查看详情

火桐:春天里的第三把火|雨林热语

每年三月盛开,花色橙红,艳丽如火,是西双版纳非常美丽的乡土观花树种。与木棉、劲直刺桐、火烧花一起组成西双版纳春天里的“四把火”!

2025-04-08

查看详情

大花老鸦嘴,把春天吃进嘴里|傣族植物故事54

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lora),别名大花老鸦嘴,花朵大如喇叭花,结的果特别像鸟类的喙,因此得名。在西双版纳,山牵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野生植物,常攀爬在路边树木或灌丛上,每当春天来临,便开出一串串蓝紫色的花朵,极为醒目。花朵不仅可供观赏,也是一种被当地人食用的花卉,煮汤或炒食均可,口感滑嫩。

2025-03-28

查看详情

傣族天然炊具——芭蕉叶|傣族植物故事53

西双版纳的沟谷雨林中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芭蕉,包括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野蕉(M. balbisiana)和阿宽蕉(M. itinerans)等不同种类,我们今天培育的香蕉便是由小果野蕉和野蕉这两个野生种经过杂交培育而来的三倍体无籽品系。在傣族人的生活中,芭蕉叶是重要的物资,芭蕉花和芭蕉芯可食用,芭蕉茎可作饲料,芭蕉叶是非常不错的包装材料,因此在西双版纳野生芭蕉也常被种植在村寨附近,也是很不错的庭院绿化植物。

2025-03-26

查看详情

苦笋:傣族经典美味“苦食”|傣族植物故事52

单穗大节竹(Indosasa singulispicula)是西双版纳常见的一种食用竹类,其发笋时间早,每年2-3月起就能采收,不过它的嫩笋单独食用的话,味道非常苦,一般人吃不了。在西双版纳常称为“苦笋”,食用时,先将竹笋连笋叶煮熟后,将笋切开,用番茄喃咪酱蘸着吃,味苦而有特色,已成为当地人民的一道特色美味“苦食”。

2025-03-14

查看详情

雨林春天的味道“白花”|傣族植物故事51

白花宫粉羊蹄甲,俗名“白花”或“老白花”,为豆科羊蹄甲属落叶乔木,在西双版纳的山地季雨林中十分常见。每当春天到来,白花羊蹄甲便迅速开满一树繁花,其花色洁白,带有红晕,远看犹如樱花般绚烂,被形容为“热带白雪”。白花羊蹄甲是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均喜食的鲜花,将其采摘下来后,用清水洗净,在开水中烫熟便可食用。常见吃法有白花炒豆鼓、白花煮汤,也可蘸喃咪吃,用白花做的菜已经是西双版纳的地方特色菜品。

2025-03-06

查看详情

绒苞藤,西双版纳春天独有的浪漫|雨林热语

绒苞藤,是西双版纳雨林中一种常见的大藤本。苞叶粉红色,还布满绒毛,摸起来很顺滑。真正的花朵很小,要凑近才看得见。

2025-02-14

查看详情

洋红风铃木,许你一个粉紫色的梦境|雨林热语

刚进入2月,版纳植物园里的洋红风铃木便开出了一簇簇紫红色的花朵,如梦似幻,站在树下抬头仰望,连成片的粉紫色花朵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美丽梦境。

2025-02-11

查看详情

世界最高大的竹子|傣族植物故事50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产云南南部至西南部,模式标本采自西双版纳。因竹竿基部常有一点歪斜,因此又名“歪脚龙竹”。这种竹子高度可达30米左右,直径达30厘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竹子。巨龙竹不仅高大,而且竹壁厚实,常用于建筑和家具,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用其建造竹楼和制作多种生产生活用具,如竹桶、竹碗、竹凳、竹床等。

2025-02-0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