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活动

版纳植物园第20届公众科学日暨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03
来源:环境教育中心

5月18日至30日,为迎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及全国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日的到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特别策划开展“守护雨林”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系列活动共分两章节开展,即“守护雨林∙大家一起说”与“守护雨林∙社区共行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以及科普展览等20余项活动,旨在从环境解说及社区行动的系统视角,致力于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传播与保护,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吸引公众25000余人积极参与。

第一章“守护雨林∙大家一起说”

5月18日,特别邀请科学家、专业科普讲解员、研究生志愿者,同时招募当地的青少年作为小小解说员,开展不同类型人员解说,具体包括:(1)青年说,即版纳植物园在读研究生作为志愿者自选雨林保护主题,如奇花异卉、昆虫旅馆与蜂巢、民族植物文化等,面向公众开展环境解说展示;(2)少年说,即招募西双版纳州当地青少年作为小小解说员,通过绿岛寻奇∙集章游园等活动,了解热带雨林基本概况;小组成员在研究生志愿者的指导下,聚焦“守护雨林”、自主选取特定解说对象,开展环境解说准备;(3)科学家说,特邀周浙昆研究员作题为《生物多样性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科普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与线上线下的公众分享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讲座最后介绍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色和其中蕴含的重要价值;(4)艺术家说,即小小解说员在艺术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植物拓印艺术的语言表达对保护热带雨林的心愿;(5)乌兰魅影——夜游植物园,小小解说员们通过多感官体验夜晚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魅力,提升自然联结与保护意愿。

5月19日,重点围绕热带竹类植物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专题,特邀竹类研究科研人员、科普人员以及傣族传统手工艺人,开展热带竹科学与文化主题的环境解说,具体包括:(1)科学传播说,即特邀竹类研究科研人员王力与科普达人刘光裕,基于竹园、竹博馆、竹类收集品,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解说的融合传播形式,展示竹科学之魅、浅谈傣族竹艺多样性;(2)民族文化说,小小解说员在傣族传统手工艺人的指导下,开展傣族竹编艺术体验,体验民族植物文化的魅力。活动最后,小小解说员结合实物道具、剧场、拓印等艺术作品作为解说道具,在研究生志愿者的指导下,聚焦“雨林守护”主题开展各小组合作式解说展示汇演。

第二章“守护雨林∙社区共行动”

5月22日上午,版纳植物园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园主任专家带您游植物园”的经典科普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版纳植物园园主任杨永平研究员、业务部门、支撑部门以及研究组的专家共15人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带领游客进行园区讲解和在专类园区进行定点解说的两种方式,向入园游客生动地介绍了热带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达了其在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5月22日下午,“艺术邂逅科学——第二届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摄影展”在环境教育中心正式开幕。版纳植物园主任杨永平发表致辞,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许云华开展第29期雨林博物沙龙讲座《我们为什么摄影?》。此次摄影展由版纳植物园联合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等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摄影艺术的形式,展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5月23日,版纳植物园组织来自勐仑中学的雨林恢复社团成员,来到版纳植物园内的沟谷雨林和人工雨林,开展“雨林恢复共参与”探究活动,旨在提升社团成员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做雨林的代言人,为雨林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5月28日,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团队走进勐腊县,开展“玩转雨林科普集市”活动,汇集雨林博物主题的精美图片、活体生物、种子、互动游戏、文创产品等资源包,与社区公众共赏雨林生物多样性之奇,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科学探索的乐趣。

5月20日至30日,版纳植物园开展“成长中的望天树”品牌活动(第75至84期),邀请版纳植物园的青年科研人员,以互动讲座形式,走进西双版纳州10余所中小学,提升当地青少年科学兴趣。

当前生态文明、国家植物园建设背景下,版纳植物园通过与机构、社区、学校等联动,开展“守护雨林”主题、从环境解说到社区行动的多形式科普活动,充分展示了版纳植物园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新时代的“科普之翼”,以积极行动助推西双版纳热带国家植物园创建。



“守护雨林∙大家一起说”活动



“守护雨林∙社区共行动”活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