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报道

版纳植物园举办第十三届观鸟节

发布时间:2025-11-25
来源:环境教育中心

11月19日至23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成功举办第十三届观鸟节。本届观鸟节招募了40个观鸟团队和12个文创展示团队,并举办了第一届西双版纳州鸟塘论坛,共计有270余人参与了本次观鸟节。

观鸟节期间开展了4个主要活动,包括24小时观鸟比赛、生物多样性文创展示、鸟塘论坛及系列科普讲座。来自勐仑中心小学、西双版纳八壹高级中学以及园内游客等数千人参观了观鸟节文创产品展示。活动科普讲座还以直播的形式对外同步宣传,共计有2000多人次参与了线上直播。

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张教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观鸟节的连续举办,既是版纳植物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践行 “科学保护 + 公众参与” 理念的重要实践。随后,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光裕、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主任韦铭和参赛团队代表——中大翼境队队长吴湃轩分别发言。

作为本次观鸟节的核心活动,24小时观鸟比赛于11月21日00:00至24:00展开。40支参赛队伍在24小时观鸟比赛中共记录到170个鸟种。经过评委严格审核, “雨林飞羽队”记录到红胸姬鹟而荣获至尊鸟种奖;“北京飞羽”“淮安翔羽队”和“武汉观鸟队”分别以111、109和89个有效鸟种获得观鸟比赛的优胜奖。 

本届观鸟节的新记录奖由“鸟途阅鸟队”和“有鹎而来队”荣获。“推鸟旅行队”因记录到最多被环志的鸟类而荣获科学记录奖。“以鸟之名探索成都队”因最早记录到暗绿绣眼鸟并且提交了特征清晰的照片而荣获悬赏奖。“山海拾贝队”和“鹎鸫鹛莺杂烩汤队”荣获最佳分享奖。

本次观鸟节发现4个版纳植物园新记录鸟种,分别是观鸟比赛期间首次记录到的蓝喉歌鸲和黑眉柳莺,另有非正式比赛期间记录到小蝗莺和栗颈凤鹛,至此版纳植物园记录鸟种数增加至352种。

在文创产品展示环节,经过游客、中小学生和观鸟节代表评选,最终“自然叙事”“推鸟旅行”和“建木书院”荣获最受欢迎摊位奖。“津城观鸟队”和“八角楼玉掌柜手作文创队”分别以“鹬蚌相争刺绣擦手巾”和“菩提莲花金鸟画作”荣获最佳文创设计奖。

观鸟节期间共举办了6场科普讲座,包括《鸟类—植物的“亲密”关系》《鸟有什么好看的?!》《从中国到世界,BOSMA & CEDAR的全球观鸟愿景》《发展观鸟经济,促进生态保护》《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公民科学的参与与应用》和《从城市书房到乡村博物馆——德芭与彩虹书店的在地化出版与文创分享》。

观鸟节期间还举办了首届西双版纳鸟塘论坛。来自西双版纳州及周边普洱市部分鸟塘塘主以及勐仑镇政府、部分企业和协会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韩联宪教授和罗康副研究员做了鸟塘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报告,与会人员深入探讨和交流了鸟塘建设和管理经验、观鸟节活动举办和观鸟经济发展等内容。西双版纳州首届鸟塘论坛将对促进西双版纳州鸟塘建设和观鸟产业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版纳植物园自2011年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届观鸟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版纳植物园观鸟节已经成为国内自然爱好者的盛会。

本届观鸟节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热带雨林与亚洲象保护重点实验室主办,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欧帝生光学和博冠光学提供赞助。


24小时观鸟比赛


文创产品展示


鸟塘论坛


观鸟节全体队员合影


本文作者:景兆鹏、李嘉斌

责任编辑:莫海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