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报道

《环境教育》刊发版纳植物园文章

发布时间:2017-04-18
来源:科学传播与培训部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环境教育》于2017年第3期刊物上,发表版纳植物园科学传播与培训部邱文晖写的文章《行为改变能否从与自己对话开始?——参与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西双版纳冬令营有感》。

  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已经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过多年冬令营,每年植物园也会有工作人员与盖娅的工作人员协作完成冬令营各项活动。这篇冬令营感想文章主要从冬令营营员的角度来看待冬令营中的环境教育活动。作为环境教育工作者,有些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有些人可能注意到了但执行活动的时候忙于其他方面而遗忘了:环境教育的受众是人,人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信息接收器,不是只会按既定路线行动的物体。

  那么,有了这样的意识以后,应该怎么做呢?或许应该想到:每个参与者在环境教育活动中都会与地方、与其他人、与自己建立或维持某种联系。在这些连接个人内心的联系通道中,传递和收入各种各样的信息刺激,有的关于知识,有的关于情感。

  在我们平时的科普活动中,常常有意注重“地方”这个通道、筛选“知识”内容送达受众内心。在我们的科学知识普及日渐成熟以后,在我们考虑提升环境教育质量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在环境教育活动中放开受众的更多联系通道,允许联系通道中除了知识有更丰富的内容呢?放开了不等于轻松了,反而要求环境教育工作者在活动中需要关注更多的方面,需要提升自己在关注和处理活动中这些“其他方面”的能力。 

行为改变能否从与自己对话开始?

本文作者:邱文晖

责任编辑:玉最东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