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植物园举办首届西双版纳州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培训班
在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小培养孩子们喜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意识的过程中,科学教育和环境教育不可或缺,且教师是其中重要一环。
7月20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首届西双版纳州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培训班,来自西双版纳州21所小学的22名教师和景东县民族小学的3位科教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班。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西双版纳州政府秘书长白云波出席开课仪式并讲话。陈进期望以培训班为抓手,构建与学校长期联系网络,以点带面,以少带多,以此提升影响力;同时希望各位老师在培训过程中收获友谊,今后互相鼓励,相互分享在教育工作中的成果。白云波表示,中小学教师作为孩子科学教育的启发者,对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和了解身边的动植物,并最终能引起这些孩子关心、关爱自然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各位老师在培训期间好好学习,认真观摩,用心体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
此次培训班围绕科学教育和环境教育进行课程设置。从事环境教育探究的王西敏副教授结合学校教育,以版纳植物园在科学教育以及环境教育方面特色和优势为例,向学员们介绍了什么是科普、为什么要做科普、什么是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等理念;赵金丽博士以自己的研究为例,介绍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如何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以及关于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的信息,并展示了北京等地在科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极大地扩展了学员们的视野;耿艳红、刘永红一起和学员分享如何设计户外体验活动,并引导学员们参与以植物叶片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分组设计课程帮助学员熟悉设计流程、反思活动效果;同时,通过首届西双版纳州自然笔记参赛的作品,向大家介绍如何激发学生们对自然观察的兴趣,一起分享自然笔记大赛的经验,并让每一位学员完成一幅自然笔记作品。从事植物分类的谭运洪副教授介绍了植物标本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带领学员参观介绍了标本馆,指导大家亲手制作自采的一份植物标本作为学习成果带回各自学校。从事种子学研究的兰芹英正高级工程师带领学员认识了植物种子世界,种子的不同类别和保存方式,让学员们了解参观了种子库,并通过让学员动手操作学习种子活力测定的方法。从事园林园艺的吴福川副教授让学员们认识了常见校园植物种类,介绍了如何科学地进行植物的栽培和管护,学员们亲手操作嫁接、修枝、高空压条等植物繁育技术,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白天紧张的课程及晚上的夜游植物园和文献阅读,让学员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学习和交流机会,开拓了视野。
在总结分享环节,学员们通过“世界咖啡馆”的方式对此次培训班的课程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对培训收获进行总结,也给未来的培训提出建议。培训期间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老师和学员之间的充分交流,对于丰富合理的培训安排,学员们感到充实受用。最后,每一位学员都获得了结业证书及植物园赠送的户外教学工具包,提供学校今后教学所用。
此次培训班覆盖了西双版纳州多所小学以及景东县民族小学,受众面较广,精心准备的课程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为今后此类培训班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陈进(左八)、白云波(左七)与培训班师生合影 段其武 摄影
学习叶子拓印
自然笔记练习
文献阅读
学习制作标本
学习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学习植物嫁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