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普绘本引导幼儿了解动物成长的故事
6月18日上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普人员走进植物园分园幼儿园的多媒体教室,用大自然科普绘本带领孩子们走进小动物们的世界,探寻动物成长的秘密,学习欣赏自然,保护自然。
科普人员用《从前有只小蝌蚪》的绘本引导小班小朋友认识小蝌蚪是怎么来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如何一步步成长为青蛙,变成青蛙后又吃什么,如何生活,青蛙对人类所做的贡献等,使小朋友们对青蛙的生活史及对人类的贡献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读完绘本,孩子们积极讨论了如何保护小蝌蚪,如何爱护青蛙。用《小青虫》绘本引导中班幼儿认识了柑橘凤蝶的四个生长阶段——卵、幼虫、蛹、成虫,以及在不同生长阶段小青虫展示出来的生存本领,如在幼虫阶段使用的拟态策略,从头部伸出触角散发臭味的退敌策略等,使孩子们对动物的智慧有了一些认识,减少了对毛毛虫的恐惧,还增添了一份好奇。用《夏天的夜晚》绘本向大班幼儿讲述了知了、蜻蜓、螳螂等在夜晚进行羽化的现象,小朋友们意识到,或许就是在晚上他们熟睡的时候,自然界悄悄地上演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作为延伸活动,科普人员还鼓励孩子们选在晚上和家长一起做自然观察。
进入6月,西双版纳的雨似乎多了起来,适时引入科普绘本既能丰富科普活动的形式,也能减少下雨天气对科普活动的影响。并且,科普绘本中呈现出来的精彩故事,既能增加孩子们的自然知识,还能激发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愿望。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的读物,它靠图片讲述故事。绘本的图片往往十分精美,展现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和感受,能对儿童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而学龄前的幼儿正处于“读图”的敏感期,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能有效刺激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审美能力。版纳植物园在幼儿环境教育中会适时地结合大自然绘本和户外探究活动,引导儿童认知身边的自然。
热身游戏,用猜谜语引导幼儿思考夏天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