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报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自然学校考察略记

发布时间:2013-05-03
来源:科普旅游部

4月22日至30日,受日本中日公益合作伙伴邀请,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普旅游部科普教育组组长王西敏和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水保护中心、天下溪、根与芽、自然之友、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的自然教育推动者约十多人,考察日本各种类型的自然学校,并就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和中日同行进行了交流。

考察团日程安排得紧凑而富有成效,先后参观了Whole Earth自然学校、田贯湖自然塾、国际自然大学校、KEEP协会,参与了树海洞窟体验、Project Adventure体验、把日本文化和自然教育融合的体验等活动,各自然学校的负责人介绍了课程开发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此外,代表团还在东京先后和日本生态游中心代表理事广濑敏通先生、KEEP协会川岛直先生和风与土自然学校梅崎靖先生等人进行了座谈。每天晚上团队成员还就考察体会交流到深夜,对考察的收获和未来的发展提出种种畅想。

日本的自然学校起步较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各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方法和理念。从硬件和工作环境上来说,版纳植物园已经具备了不错的条件,但从工作的精致程度上来看,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一、日本自然教育不强调单纯的参与人数,而更注重小群体的团队活动。比如树海洞窟体验,每组不超过15人,配备2名工作人员,所有的洞窟探索需要的装备如头灯、头盔、手套、雨靴等都有准备,显得非常专业。工作人员在何处停留、讲解何种知识事先都经过充分演练。并且随身携带解说包,准备了图片、图表、标本模型等进行辅助教学。在探险的过程中涉及到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第二、日本注重在自然体验中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比如Project Adventure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户外拓展训练。一个让团队成员在木板上保持平衡的活动后,我们分享了经验。日本带队老师说,如果是日本人在进行这类活动,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剩下的人都在仔细倾听。而我们在活动中,大呼小叫,都在试图指挥其他人该如何做,结果手忙脚乱。个中差别,耐人寻味。

第三、自然中心的布置充分体现了构思的精巧。每个自然学校都有一个完善的自然中心,类似于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展示了当地富有特色的动植物和环境。在布展的过程中,强调互动性而非单纯的展板和文字,鼓励更多的人动手去探索。自然中心的管理者强调,在整个自然中心的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其教育功能,而非简单地建造好一个建筑然后交给其他人使用,对版纳植物园筹建中的科学艺术中心及博物馆的互动功能提升也很有借鉴意义。

第四、把自然教育和经营相结合,突出品牌效应。KEEP协会经营的自然学校饲养了一群奶牛,以牛奶为原料制作的乳制品在日本非常有名,几乎所有的游客都被推荐去品尝,甚至有游客专门到自然学校品来尝冰淇淋。其工作人员笑称,在自然学校创办初期,由于自然体验活动不盈利,全部靠卖冰淇淋的收入维持了自然学校的运营。这对版纳植物园结合本土风俗文化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日公益合作伙伴发起的自然学校项目,旨在促进中日间自然教育的推广和发展,除了组织国内此领域的活跃人员赴日考察外,还邀请日方专家就自然学校的管理和活动方案撰写指导书籍,并会在国内开展培训课程,预期第一次全国培训会将在9月召开。版纳植物园正在积极申请成为培训的主办地点,届时,国内自然教育的积极推动者云集版纳植物园,也将是一场盛会。

参加洞窟体验

展览馆里工作人员制作的黑蚂蚁模型

考察安排了密集的交流机会

别具匠心的展览设计

本文作者:王西敏

责任编辑:刘光裕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