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园夜遇灯蛾 发香器奇异表演
雨旱过渡的雾凉季,太阳西去,雾气渐浓,水热变化悄悄地改变着地处热带与温带之交的西双版纳,树木林间充满了秋日落叶的悲凉与小动物出生的炙热。版纳植物园便是感受这种独特韵律最好的地方。迷人的睡莲、王莲、粉纸扇、龙吐珠、龙船花依然在盛开,另外一些植物则挂满了果实,红豆、紫金牛、千果榄仁、槟榔青等观果植物随处可见。植物园外也是生意黯然,道路两旁开满金黄色的肿柄菊,低处河岸上则摇曳着白色的芦苇,把整个西双版纳妆点成了秋的海洋。
版纳植物园内精彩异常。正在开花的黄姜花上,兰花螳螂悄然现身,灌丛之中,形态各异的蜘蛛有的在求偶,有的在产卵,有的已经成功孵出了宝宝。版纳园还有好几百种蛾子。与在白天活动的蝴蝶不同。蛾子常常是晚上活动,白天则悄悄的躲在树叶之下,伪装成枯枝或落叶,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白天并不容易发现它们。蛾子具有趋光性,夜幕降临,在路灯下便很容易发现各种各样的蛾子。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便是灯蛾。
灯蛾是鳞翅目灯蛾科昆虫的简称。一些种类的灯蛾幼虫危害玉米、棉花、桑茶等农业作物,是农民非常不喜欢的昆虫。然而作为自然界非常重要的一份子,灯蛾也有令人十分惊奇的一面。有一种灯蛾甚至会“喷射脑浆”以吓退敌人。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在黑夜之中,灯蛾是如何寻找到心仪的对象的故事。
丛林之中,草木繁茂,杂乱无章。喜欢夜晚活动的蛾子是怎样幽会的呢?若细细看蛾子,很容易便会发现大多蛾子长着一对梳子状的“眉毛”,十分惹眼。原来蛾子与人类感官不同,蛾子的眼睛、鼻子都不如人类的好使。但与妹妹约会,蛾子有独特的绝招。雄性蛾子竟然使用生化武器来吸引雌性。黑条灰灯蛾便是其中最威武的雄性之一。
在百花园,我们有幸第一次见到黑条灰灯蛾雄蛾吸引雌性的瞬间。初初一看,我们被眼前的蛾子惊呆了。它的腹部怎么会有如此怪异的结构?有人问,腹部下方是不是雄蛾的生殖器?细细看周边并无其它蛾子,只有这单独的一只蛾子停在硬枝夹竹桃枝条上面。又有人问,是不是在求偶啊?是的,可能是雄蛾在散发性激素吸引雌性吧。
查阅资料才明白,原来这种蛾子叫黑条灰灯蛾(Creatonotos gangis),属灯蛾科,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中国贵州、广东和台湾都曾发现过。该蛾子背面为红色,腹部为黑色,前翅上有一条黑色的斑带。腹部爪状的结构是它散发费洛蒙(性激素)的结构,台湾人称之为发香器(英文为androconial organ)。在多数种类的蛾子中,大多只有雄性才会散发费洛蒙吸引雌性,而多数灯蛾科昆虫则不一样,雌雄均拥有这样的发香器,且形态结构万千。
发香器为一囊状的结构,表面布满了毛,平日里藏在蛾子腹部之中,在夜晚无风的时候,可通过呼吸系统将其充气,从尾部伸出以散发性激素。黑条灰灯蛾幼虫主要以菊科植物为食。菊科植物中富含植物碱,植物碱被幼虫摄入后可合成费洛蒙。有研究表明,幼虫时期摄入的生物碱数量与成虫的发香器大小有关系,摄入的生物碱越多发香器就越大。据台湾一位自然观察者介绍,黑条灰灯蛾在东南亚虽然很常见,但要想看到它的求偶行为还是很难得的。
确实是这样的,我曾在版纳植物园多次看到过黑条灰灯蛾,但从未意识到它求偶时候的样子会如此奇异。网络上也很少有人拍摄到这种令人惊奇的情景。可惜,在拍摄过程中,这只黑条灰灯蛾感觉到了空气中的动静,便将发香器收了回去。两个小时内再也没有伸出它那奇特的发香器。我们也并未能拍摄到雌蛾飞来与之幽会的场景。不过能看到这样惊奇的场景也算是万分幸运。正如俗语所言,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这就是大自然巧妙的平衡之道吧。
黑条灰灯蛾奇特的求偶形态
受惊之后开始收回发香器
龙爪样的发香器已完全收回到腹中
黑条灰灯蛾侧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