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游戏中提升环境意识
8月18日至19日,科普教育组组长王西敏利用周末时间前往位于大勐龙的勐宋村,和合作伙伴一起参加“以村寨垃圾解决方案促进少数民族村民能力建设”项目,以生态游戏为当地村民和孩子进行了一场环境教育。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针对儿童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教育必然要避免长篇大论,而把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念融入到喜闻乐见的游戏中。
活动从热身游戏“指鼻子”开始,孩子们通过提供的关于某种动物的几条线索,猜猜是什么动物,知道答案的人被要求用手指着鼻子,等到大部分人都指着鼻子,意味着都猜到了答案,再由引导者让孩子们统一大声说出来。这个游戏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使孩子们至始至终保持着热情。
随后进行的“我是谁”游戏融合了对肢体语言和口才的锻炼。孩子们首先抽取一张写有动物名字的纸条,要求模仿该动物的动作,让其他人猜出来是什么动物。随后,每个人再抽取一张纸条贴在背上,别人都知道是什么但本人却看不到。要求参加者通过询问“是或者否”的问题来猜到底是什么动物。比如:“我会飞吗?”“我是吃肉的吗?”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线索来推理出答案。
孩子们一起玩了扮演类游戏“守财奴”和“栖息地”、奔跑类游戏“蝙蝠和蚊子”,模仿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了解栖息地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以及动物如何捕食等。最后,“寻宝”游戏融合生态知识和垃圾分类知识,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自然物和垃圾的种类,引入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由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发起的“以村寨垃圾解决方案促进少数民族村民能力建设”项目以勐宋村为试点,探讨如何能在社区能力增长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发展模式,从而突破经济发展以生态文化作为代价的恶性循环,以及如何能够汲取传统文化和本土知识来解决发展的困局,从村寨的生活垃圾入手解决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活动已经先后进行了入村基线调查、村民小组会议以及入校学生环境教育等活动。项目将结合村寨本身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鼓励村民自发进行垃圾减量和分类回收,从而缓解“垃圾围村”的环境困局。
勐宋村位于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园多年来举办热带亚洲高级生态学野外培训班的实习基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面临着狩猎和栖息地丧失等各类环境问题。我园一三五规划的培育方向三“区域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方向五“热带园艺和环境教育”都涉及到与地方政府、国内外保护机构和社区民众密切合作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问题。本项目也将和我园开展的保护教育项目结合,争取获得更大效果。
活动现场(一)
活动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