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报道

热带蚂蚁上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1-10-14
来源:

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数量较多的昆虫之一,其总生物量和人类一样,同占全球动物生物量的三分之一。它们弱小,智商高,群居合作,杂食性,适应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对自然界变化较为敏感。它们无声无息地构成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有组织,有纪律,有种族,甚至有自己的“王国”。全世界已知蚂蚁约有20000种,热带地区则占所有蚂蚁种类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热带蚁类上树规律、特点及种类

在热带地区,蚂蚁上树觅食、活动、筑巢、繁殖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某些地区蚁类昆虫的习性,这种行为全年都有发生。在热带、亚热带称为干季(热带地区分为干湿两季)的秋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5月),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水分蒸发量大,整个自然界绝大多数生物正处在生机黯淡,活动萧条的阶段。无独有偶,热带地区一些蚁类却显得生机勃勃,活动频繁。它们纷纷从地下、倒木、枯桩居巢中爬出地面,爬到树上,啃吃树根、树皮及潮湿叶片(此类蚂蚁多为草食性蚁类)来渡过干旱季节。蚂蚁这种季节性上树觅食、觅水的行为方式,正是适者生存的最好写照。同时,蚂蚁在自然界中与植物的生存关系也为科学家研究动、植物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方向。热带蚁类上树种类多以蚁科中猛蚁亚科、伪切叶蚁亚科、切叶蚁亚科、臭蚁亚科、蚁亚科种类居多。此外,等翅目的白蚁(Nasutitermes)类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通过观察,上树蚁类多以幼树树根、中龄树木(径围30厘米以下)皮层表面及附生植物根部、幼叶作为啃食选择对象。植物种类较为固定,通常选择树皮含水量相对较高的种类,如:樟科、杜英科、玉蕊科、大戟科、苏木科等植物。在树干的茎部,常常可以见到蚁类营造的泥被、泥套,它们包裹着树干,啃食至什么地方就营造到什么地方,一直可以延伸到树顶,高度达10余米左右,这种方式据说其一是为了防止蚁类天敌伤害;其二是啃食树皮时水分不易散失。这也成为热带森林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蚁类上树过程一般持续到雨季来临。

蚂蚁上树的启示

蚂蚁弱小,对自然界各种变化较为敏感,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这种针对复杂多变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蚁类昆虫立足于自然界的法宝。“蚂蚁搬家要下雨”是经过长期观察蚂蚁行为活动规律而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也从一了个角度反映蚂蚁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和应变性。

那么,蚂蚁上树又给了人类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们从两个实验来看:首先,选择西双版纳勐仑地区有蚁穴的(热带上树蚁类的穴巢都高出地面很多,较为明显)自然林(靠近沟边)和较干燥的次生林旷地作为固定样地来比较(面积都为100米X 100米)。通过统计发现,自然林中蚁巢有12个,次生林旷地蚁巢有9个。2007年到2008年(正常年份)观察到干季蚂蚁上树植株自然林为5株,而次生林旷地上树植株则高达25株。这个实验也许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下一个实验:通过查询得知,勐仑地区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降雨总量为136.5mm,蒸发总量为838.9mm;平均相对湿度为528。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降雨总量为259mm,蒸发总量为882.9mm,平均相对湿度为561。通过观察发现,在两块固定样地中,2008年至2009年干季,蚂蚁上树株数自然林7株,次生林30株;2009年至2010年干季,蚂蚁上树株数为自然林3株,次生林17株。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结果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蚂蚁上树的树木数量随降雨量增多而减少,反之,当降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比较低时,蚂蚁上树的树木数量就增加。当然,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可以得出蚂蚁上树主要是为了获取水分。科学家贝尔特·荷尔多布勒在《Journey to the Ants》一书中对于蚂蚁怎样适应环境这个内容写道:蚂蚁所面临最大的自然环境危险不是过热、过冷或者溺死,而是旱灾缺水。

当蚂蚁遭遇干旱时上树寻水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还是一种启示:它警示人类,当遭遇干旱缺水时,又该如何面对?

沉重的思考

干旱季节,蚂蚁上树寻水。这说明,蚂蚁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们对自然界发生灾害时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当遭遇干旱时,它们懂得如何巧妙地解决难题,保护自己,延续生存。当然,这种能力是建立在植物的痛苦之上。当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覆盖中国西南时(一部分区域由于小环境的关系,干旱影响不大),人类动用前所未有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一场人与水的战争。仅仅是天公不作美,还是其它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战争?

无论如何要打赢这场战争,又必须以牺牲各种资源作为代价。未雨绸缪,临时应付都不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灾害矛盾的根本,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更多“蚂蚁搬家”(水灾)和“蚂蚁上树”(旱灾),只有保护环境,善待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已在《大自然》2011第1期发表;本站编辑推荐)
自然林内蚂蚁上树
本文作者:肖文祥、黄建平、黄自云

责任编辑:刘光裕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