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报道

努力挖掘外部资源,创新植物园科普教育

发布时间:2011-03-24
来源:科普旅游部

近段时期以来,我园科普旅游部工作人员先后应邀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举办的第5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发展培训班”、云南省林业厅举办的“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培训班”、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解说培训班上授课。

目前,国家林业系统对环境教育工作日益重视,国内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方式正在从“死守、死保”的被动保护向“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主动保护转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低消耗的资源利用方式,被引入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并逐步成为主要的资源利用方式。1995年全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大会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以来,至2009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了3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然而,目前保护区里的生态旅游活动从设计到建设都不规范,只注重门票、餐饮等经营项目,缺失了环境解说系统,从而忽略了为游客提供交流、教育服务的功能,同时在人手上也存在不足。因此,从全国的范围来说,对环境教育、环境解说的培训需求都较大,这一点上和植物园的科普教育系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林业系统的保护区由于担负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功能,受到众多国际保护组织的青睐,在人员、资金、培训内容上都给予大量的支持,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省林业厅的支持下,成立了“自然资源管理培训中心”,授课教师很多是来自美国有着多年的国家公园管理经验的从业人员,并且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解说培训班,是由国际鹤类基金会(ICF)和国内环境教育机构“天下溪”共同支持,不仅提供了资金,并且在材料设计、制作、内容撰写上都给予了强有力的帮助,极大地缓解了保护区本身人员不足和素质欠缺的矛盾。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在帮助隶属于保护区管理局的野象谷景区撰写“绿色导游手册”。另外据了解,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国际(CI)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解说标识系统。云南老君山国家公园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帮助下,也正在完善自己的环境教育项目和环境解说系统。此外,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都在全国开展类似的环境教育项目。

在我园的科普教育工作中,将努力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在人员培训、资金支持、材料制作上得到这些国际保护组织的支持和合作,进一步扩宽我公园科普教育的渠道,从整体上提升我园科普教育的能力。

 

江西高校大学生为鄱阳湖制作的绿地图

ICF帮助鄱阳湖设计的环境教育材料

ICF帮助鄱阳湖保护区撰写的生态讲解手册

天下溪撰写的环境教育教材

本文作者:王西敏

责任编辑:姜虹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