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子站群! 2022/04/06 上午9:17:24 星期三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新闻动态

二十年携手育人:中国科大暑期野外实习在版纳植物园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21
来源:研究生处

7月9日至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20批暑期实习师生在版纳植物园顺利完成了为期8天的生物学野外实习。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年度教学活动,更标志着双方这项标志性的合作,已走过整整二十个春秋。

二十年携手,科教融合结硕果

自2005年共建“生物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以来,版纳植物园与中国科大的野外教学实习合作已坚持二十年,累计培养学生超过600人次。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版纳植物园作为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护与研究机构的独特优势,成为“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生动范例,在国内野外教学实习领域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二十年的坚持,结出了层层递进的丰硕成果。从激发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催生出《中国科大校园植物图鉴》等科普作品,到合作积累的原创教学素材被编入《生态学简明教程》等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再到项目本身先后荣获安徽省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重要荣誉——这一系列成果,是双方长期深度合作的最佳证明。

“走进版纳植物园”系列报告及实地参观活动

深入科研一线,探寻雨林奥秘

本次实习以“走进版纳植物园”系列学术与科普报告拉开序幕。开班仪式上,科技外事处处长陈辉首先作园情园史介绍。随后,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汪正威研究员带来了《蜂眼看科研》的分享,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朱仁斌则深入解读了《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及公民科学平台》。两场报告以生动的科研实例和前沿的科学理念,为师生们打开了探寻热带雨林奥秘的窗口,也为整个实习活动奠定了严谨而开阔的学术基调。

实习期间,师生们的足迹遍布了植物园的各个角落。从中心实验室、植物标本馆到种子库,他们近距离感受科研工作的严谨;从百花园、绿石林到沟谷雨林,他们在丰富的生境中系统学习植物分类检索,认知热带雨林的复杂生态。学习的维度不止于白昼与野外。惊喜不断的夜间生物调查,让学生们领略了雨林夜晚的勃勃生机;而在蔡希陶纪念室、园史馆和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的驻足,则是一场跨越时空、与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对话。实习后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索,将连日来的所学、所见、所感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课题报告。

师生在专类园区和热带雨林中开展现场教学

本次实习的顺利举办,是版纳植物园多部门高效协同的成果。从研究生处的统筹策划,到园林园艺中心、环境教育中心、旅游管理部、标本馆、种子库、科技外事处、科技信息中心、公共技术中心及相关实验室等各部门在学术指导、园区讲解、技术支持与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通力配合,共同为实习活动构筑了坚实的支撑体系。

这项跨越二十年的合作,不仅是版纳植物园深化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宝贵财富,更是版纳植物园面向未来、持续为国家培养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石与动力。

本文作者:玉最东,罗建川

责任编辑:玉最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