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子站群! 2022/04/06 上午9:17:24 星期三
新闻动态

JSE封面|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化

发布时间:2025-09-10
来源:植物系统发育与多样性保护研究组

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于中国亚热带、日本南部和韩国最南端人口高度密集地区。作为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直接继承者东亚地区的典型生物群落,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更是维系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载体。理解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化历程具有双重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为制定保护优先策略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能为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提供理论依据。近几十年来,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化机制研究已成为热点领域,相关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关于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类群与地质事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联机制,学界仍存在诸多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多样性保护研究组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通过整合多学科证据,系统整理了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起源演化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阐释了以下关键科学问题

首先,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形成演化与亚洲季风系统的发育过程存在显著的协同演化关系。基于古植物学和分子系统发育证据显示,该植被类型的起源时间可追溯至始新世,但不早于始新世早期。分布区最南端包含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但由于存在广阔干旱带的阻隔,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非北热带植物区系的直接孑遗,而是融合了北热带区系、热带区系及落叶阔叶林成分的复合特征,反映了东亚地区独特的地史变迁和生境异质过程,为研究北半球植被演化提供了关键案例。

其次,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化不应被视为孤立事件,必须结合周边生物区系来探究其潜在联系。邻近生物群落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化动力和生态适应策略。

最后,在人口稠密的亚热带地区,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临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保护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与研究。所以,目前对其生态响应机制和保护价值的系统性研究仍存在显著不足。未来应重点解析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机制,尤其是人类世背景下的保护策略

尽管目前对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已有较多研究,但伴生树种和草本植物的动态变化同样值得关注,这将有助于全面揭示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综述整合了当前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化研究的前沿认知,并提出应对人类世背景下的挑战和研究建议。

该论文以“Evolution of East Asian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When and how?”为题在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JSE)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版纳植物园孟宏虎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捷研究员植物研究所王伟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辰山植物园宋以刚副研究员、贵州大学胡国雄教授、南昌大学向小果教授、版纳植物园周浙昆研究员、谭运洪高级工程师、周仕顺高级工程师及其他相关合作者参与了该项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版纳植物园“十四五”项目等支持。

1 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些关键类群的分化、以及相应的气候和地质演变事件。

2 JSE封面(封面设计:苏仁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大金刚The Big Four”代表类群。


本文作者:孟宏虎

责任编辑:张维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