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植物园对哀牢山森林土壤呼吸研究取得新进展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每年由土壤呼吸释放的CO2为8×1016 g,相当于每年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CO2的11倍之多。进行土壤呼吸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预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目前对土壤呼吸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地上和地下的碳输入,特别是可溶性有机碳可能对过量土壤呼吸存在激发效应(priming)。针对这一问题,版纳园土壤生态组的Douglas副教授等人在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上发表。(链接网址:http://dx.doi.org/10.1016/j.soilbio.2008.11.015 ) Douglas等的研究采用了树干韧皮部环割(将阻止根系向土壤分泌有机碳物质,但允许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去除凋落物和切断根输入三种改变土壤碳输入量的处理方式,并对每一处理及其混合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此同时,还观察了环境因子如温度、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但仅温度还不足于对哀牢山森林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全面预测;植物根输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并不突出;值得一提的是,在植物根系完好的情况下,地上凋落物或其分解物质对土壤呼吸具有激发效应(priming)。但产生激发效应的是因为地上凋落物的覆盖还是其分解物质或者分解的那一类物质在起作用,这或许将是土壤生态学领域的下一个研究热点。 虽然在其他地区(如波多黎各等)已有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但这种激发效应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中还是首次发现,该研究为土壤生态学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Douglas副教授现为版纳植物园全职人员,硕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地球化学,尤其是与碳循环有关的研究。他已研究了白蚁、酸雨及其它大气沉降物质、河水、台风等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一些生物和现象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过程。目前他主要致力于哀牢山和版纳两个地区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子、分解物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其所在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现阶段他正在招收硕士研究生或研究助理,以帮助他完成这些工作。
2009-05-27
我园组织“西部之光”2005年度入选者终期评估会议
7月15日我园在昆明分部组织了对2005年度“西部之光”计划入选者终期评估会议,同时对2006年度入选者进行了阶段性检查和对2009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申报进行初评。评估小组由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郗建勋高
2009-07-21
我园两位科技人员又获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国科学院1996年推出,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管理的一项区域性人才培养工作计划,旨在加快西部地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更好地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我园自1997
2006-01-10
林冠攀爬技术演示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
为唤起我国学者和公众对森林林冠科学研究的关注,传播森林林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的科学知识,同时交流和了解国外森林林冠生态学研究技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英国牛津大学的全球林冠项目(Global Canopy
200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