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中聚集在一起的物种往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联,这些关联形成的互惠、拮抗等种间关系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维持至关重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冠层,一种特殊的植物类群因依附于其它植物上生长被称为“附生植物”,而它们与附着的宿主之间形成的种间关系被称为“附生关系”。一方面,这种附生关系通过种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附生群落的稳定;另一方面,一旦宿主受到破坏,将对附生植物群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探究附生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附生关系网络在维持附生群落稳定中的作用,是附生植物共存机制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保护与恢复附生植物多样性的关键。
为此,版纳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硕士研究生胡海霞在宋亮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的附生苔藓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解析了两类森林中附生苔藓-宿主的网络结构特性。结果表明:附生苔藓-宿主网络呈现高嵌套性、低模块性的结构特征,且在宿主乔木的不同高度区,附生苔藓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模块划分。此外,相较于热带季节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种类更加丰富,附生关系网络更加复杂,呈现出更稳定的结构特征。相关研究结果以Structuringinteractionnetworksbetweenepiphyticbryophytes andtheirhosts in Yunnan, SW China为题,发表于林学专业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上。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为对象,将附生关系的研究从物种尺度扩展到了个体尺度,并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探讨了不同乔木宿主移除情景下附生关系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附生维管植物-宿主网络呈现低连通度和中等模块性的结构特征。物种水平附生网络在标准化后嵌套性减弱,但仍显著高于个体水平附生网络的嵌套性。优先移除网络中强相互作用的宿主将严重影响附生植物群落结构的维持,当宿主移除比例接近80%时网络结构特性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可见,附生植物-宿主网络在低强度干扰下尚能保持群落的稳定,但当干扰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附生植物群落或将崩溃。相关研究结果以Simulated high-intensity phorophyte removal mitigates the robustness of epiphyte community and destroys commensal network structure为题,发表于林学专业学术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上。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云南省中青年科学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等项目联合资助。诚挚地感谢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对野外工作的支持。
图1.西双版纳季节雨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宿主关系网络
图2.不同宿主移除情景下附生关系网络的结构变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