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的多样时空——丽江垂直植被类型考察记
云南是个很难定义的地方。在我来到这片土地学习、生活之前,云南于从小生活在西北高原的我而言,是一片四季如春,满是花香,充满民族色彩的土地。当选择来到这片土地继续深造后,我眼中的云南,是银装素裹的高岭雪峰,是孕育生命的热带雨林,是奔涌直下的大江大河,也是波澜壮阔的高原湖泊。世人皆知彩云之南、生物多样性王国,却很少有人追问这片土地究竟为何会如此丰富多彩。
2024-09-23
一场说走就走的藏东野外
这里不是新疆胜似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在这个地方我算是彻底体验了一把。早上起床是零下五六度,掀开被子就打哆嗦。相信大家在西双版纳不会体验到冻脚的感觉吧,我记忆里冻脚应该是在小时候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才有的体会,在这里我再次切身体会。
2021-11-20
丰收季——日喀则野外科考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山下的藏族老乡们忙碌地收割着青稞,山上的我们正仔细采集着每一枚化石。这次野外尽管很短暂,我还是收获颇丰。我们爬山涉水找寻的植物地层,正如那一块块金黄色的青稞地,通过不断的付出和努力,终究会有所收获!
2021-10-01
我与西藏的初次“邂逅”
2021年6月某个酷热的午后,我正躺在空调房里昏昏欲睡,突然收到的来自苏老师的微信,却让我瞬间丢失了睡眠。他询问我是否参与八月的野外,并告知我这次主要是在西藏阿里地区和羌塘开展工作。我振奋不已,立马跟家人朋友分享了这个消息。终于,可以去到那个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西藏,终于,我的第一次野外即将如期而至了。
2021-08-26
探索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的前世今生
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是如此高的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又和环境变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在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就应该做一些工作,去探讨这些科学问题。从2005年开始,周浙昆老师带领我们在云南从每一块植物化石的野外采集开始,开启了我们的古植物学研究之路。短短几年时间,我们的足迹遍布云南剑川、兰坪、永平、寻甸等地的大小煤矿和砖厂。
2019-07-26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人生中我们总是需要做出许多决定,而其中事业道路的决定又是尤为重要的。今年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建园六十周年,细细一想,我来到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也有六年了。当坐在异国他乡的桌前,回想着这些年的经历,我是如何走上了这条道路的呢?当一幕幕往事便又浮现在眼前,回忆便逐渐清晰了起来。
2019-01-14
一篇写了八年的论文
自从返回修改稿后,心里总有几分我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焦虑和期盼,每天在焦急地等着邮件,等来论文被接受的邮件后仍不放心,时不时就会去查看“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网站,检查论文是否上线了。6月12日终于等来期盼中的消息,我们题为:Uplift, Climate and Biotic Changes at the 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 in Southeast Tibet在“National Sicence Review”上线发表了。
2018-06-21
阅读大地的“天书”——青藏高原化石采集考察纪
大约5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开启了青藏高原沧海桑田的改变。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水系格局与大气环流。巨大的环境变化,必然深刻地影响了曾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保存在地层中各类化石,见证了地球环境的演变及其对生物区系的影响,仿佛是一本神秘的“天书”,等着古生物学家去解读。
2017-09-03
酝酿八年,留德成行
也许在旁人看来这是一次极其普通的留学申请,成了充其量能去德国学习一年,没成我还继续呆在国内继续完成我的博士学位,似乎也没差到哪里去。弄得我自己表面上看上去似乎也多了些许云淡风轻,然而,对于留学德国的情结渊源已久。
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