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森林恢复促进了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
原始热带雨林转变为单一种植园后,树种多样性显著降低,表层土壤总磷、有效磷、微生物量磷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发生下降。相比之下,农田和橡胶园再生的次生林则显著提高了树种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并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磷和磷酸酶活性提高了土壤的有效磷含量。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磷和细根生物量是预测土壤有效磷的关键因子。值得关注的是,土壤碳-磷比在旱季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更为突出,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在雨季的影响更为重要。此外,植物细根和豆科树种对土壤磷循环具有积极影响,尤其对表层土壤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研究指出:在热带地区构建富含豆科植物、物种多样的群落,并确保有机物质输入,将有助于维持土壤磷资源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为决策者权衡生态恢复与农业生产需求,提供了相关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2025-01-16
热带雨林转变为橡胶林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C/N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种植方式下,橡胶林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均可达热带雨林的150-200%,并伴随着橡胶林土壤的低pH、电导率、土壤有机碳、有效氮、有效磷、总氮、总磷及其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显著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橡胶林通过减少土壤有机碳(38%)和养分(总氮、总磷)含量而加速了土壤DOC的流失和高的可溶性有机碳/氮比率。另外,橡胶林中显著低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和MBN)表明土壤DOC到微生物生物量的转化效率较热带雨林低,即橡胶林中DOC的高淋溶性限制了微生物对DOC的有效利用。这些结果展现了合理的胶园管理措施(如优化种植密度、间作豆科植物)在减少土壤DOC淋溶流失及提升土壤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4-10-24
全球变化对球囊霉素的影响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固存的启示
结果表明:CO2升高、氮磷添加、氮磷钾添加分别增加了28%、40%、30%的总GRSP,但氮添加对其无显著影响。然而,城市化及干旱使总GRSP分别降低26%和15%;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农田减少40%的总GRSP,而农田植被恢复则使GRSP增加32%。植物入侵、野火和磷添加对GRSP无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AMF活性变化较小以及相反过程的影响抵消。当在湿润条件和富含粘粒土壤类型下进行中长期研究时,GCF对GRSP的影响非常强烈,GRSP的增加还与AMF在根系上定殖、土壤粒级及SOC含量呈正相关。此外,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GCF通过改变AMF-GRSP产量直接影响了SOC固存,并间接影响了土壤团聚体对SOC的保护作用,这表明优化GRSP产量可以增强SOC的固存。
2024-10-24
稳定同位素观测表明海洋气团主导辽东湾大气水汽循环
(1)大气水汽δ2H和δ18O及d-excess在季节和日尺度上随着观测高度呈现显著不同的变化特征,特别在季风活动强烈的2019年;(2)降雨等天气事件会影响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信号,但是,大气水汽δ2H和δ18O及d-excess与水汽混合比、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仅存在弱相关关系;(3)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该地大气水汽δ2H和δ18O及d-excess主要受季风活动主导,直接受到水汽源地同位素信号和水汽传输过程中对流运动的影响。高频的大气水汽δ2H和δ18O原位连续观测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析不同地区典型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水汽循环过程。
2024-03-26
凋落物养分循环视角评估胶农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
1)胶农复合系统凋落物产量是单层橡胶林的1.3~1.6倍,呈橡胶-可可>橡胶-茶树>橡胶-大叶千斤拔,且凋落物产量高峰期均出现在旱季;(2)胶农复合系统中伴随凋落物归还土壤的C、N、P、K显著增加,各系统间的变化趋势与凋落物产量一致;(3)单层橡胶林表现出最高的P利用效率,推测可能是因为土壤P缺乏导致,间作林下经济作物有助于降低植物的P限制,从而提升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弹性。因此,综合考虑橡胶生产和生态功能,构建多物种的胶农复合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模式。
2024-03-26
低温真空抽提技术溯源植物水分的评估和校正──“科学假设”的验证
研究发现:(1)ACVD和TCVD在提取及恢复浸润土壤水的可靠性上表现的不相上下,但二者均未成功复原到之前所添加的液态水δ2H和δ18O初始值;(2)提取的土壤水δ2H和δ18O偏差与待提取土壤的黏土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3)敏感性分析表明,合理校正提取的土壤水δ2H和δ18O值,可显著提升植物水分溯源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本研究证实了CVD技术在提取土壤水过程中极可能引入了无法忽视的同位素偏差,并提出了一种校正该偏差的方法,这为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撑。
2023-05-09
白蚁巢穴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分别在热带雨林和橡胶林选取了活跃白蚁堆和遗弃白蚁堆为研究对象,坡地土壤为对照。研究发现活跃白蚁堆微生物群落丰富度(真菌、细菌、G+和G-细菌)介于对照浅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之间,但真菌和细菌比值(F:B)显著高于对照土壤。白蚁堆遗弃后,由于受自然风化、淋溶和植物入侵的影响,其微生物群落结构逐渐与周围对照土壤相似。
2023-02-10
间作植物复杂性对农林系统植物水分获取方式的影响
2022-07-06
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调控了降雨侵蚀
2022-04-18
植物的水文生态位随种间竞争复杂性的增加而变得精细和稳定
2022-04-18
香蕉园“漏斗型”冠层导致的土壤水分运移行为和优先流特征
2022-04-18
热带森林树种根围和根际间根球囊霉素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
2021-12-10
热带山地森林不同坡位对土壤水分入渗和优先流的影响
2021-09-07
硫改良剂对农业污染土壤中植物重金属吸附的影响
2021-07-26
全球视角评述橡胶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1-07-15
不同橡胶林经营模式的土壤质量评价
2021-02-18
“近自然模式”橡胶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2021-01-11
球囊霉素在缓解土壤退化过程中的生态功能
2020-12-29
热带白蚁堆的土壤养分累积特征和空间同质性
2020-12-03
热带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枯落物动态和养分循环差别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