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由来自版纳植物园生态学、植物学、保护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及客座专家(包括境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主持;以核心导师+讲座老师的授课形式开展培训。项目管理员1人,培训老师约20人,项目协调及课程助教约20人。
核心导师团队

陈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学术委员会主任、环境教育中心首席科学家、动植物关系研究组组长,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2005-2021)。主要研究方向:动植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环境/科学教育、保护生物学。在《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Ecology》、《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

Richard Corlett,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荣誉研究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气候评估报告(AR5)亚洲章首席科学家及主要作者,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信息平台亚太地区(IPBES )报告主要作者,曾担任《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主编、《Biological Conservation》副主编及《Ecology and Ecological Monographs》编委,著有《The Ecology of Tropical East Asia》《Tropical Rain Forests: An Ecological and Biogeographical Comparison》等多部专著,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超过250篇。

Ahimsa Campos-Arceiz,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型兽类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大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学与保护,特别是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种子传播),促进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他还致力于保护能力建设及循证保护决策和实践方面的研究。Ahimsa为版纳植物园主办学术期刊《Integrative Conservation》的主编之一,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超过80篇。

Akihiro Nakamura,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林冠生态学研究组组长,国际知名热带森林昆虫生态学家,担任《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 》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群落生态学、昆虫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研究方向为森林冠层生物多样性对不同生境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机制。目前已在《Science》、《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Ecology Letters》、《Journal of Biogeography Ecological Entom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超过80篇。

Kyle W. Tomlinson,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群落生态与保护研究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保护、森林生态、稀树草原生态、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如了解植物功能和生长对干扰和资源的响应,以及这如何影响景观内和景观间的物种分布。Kyle具有丰富的统计学教学经验。自2013年起,他分别受邀为ATBC年会(亚太分会)、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AFEC-X,版纳植物园国际培训项目)教授统计学课程。Kyle 已在《Nature Plants》、《New Phytologist》、《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Ec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70 篇,并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自2020年起,他开始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cology》副主编。

Gbadamassi G. O. Dossa,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林冠生态学研究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植物功能性状对土壤碳和养分循环的影响。Dossa设计并教授了多门高强度、高阶课程,包括可重复性科学研究、初级统计学、R语言与统计、批判性科学阅读、营养循环等。他在《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Ec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约 30 篇。